EDITORIAL 編輯帶路

關於秘魯人的餐桌:多樣的地理環境沉澱出熱情與傳統料理

  秘魯的飲食文化多樣且豐富,融合了安第斯山脈、亞馬遜雨林和太平洋沿岸的多元食材,形成了獨特的美食傳統,餐桌上也映照出秘魯人對四千年的文明足跡。因為多樣的地理環境延伸出獨特的食材與飲食文化,在秘魯,光是馬鈴薯就高達3000多種以上的種類,馬鈴薯在秘魯的飲食中佔據重要地位。印加帝國的智慧與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影響,加上非洲...

紐約哈德森谷地的親密藝術空間:迪亞畢肯美術館 Dia Beacon

  從德州西部邊境的當代藝術要塞— 馬爾法 Marfa,到位在紐約市旁哈德森谷地的迪亞畢肯美術館 Dia Beacon,透過實際探訪我們能一窺美國當代藝術的浪潮。迪亞畢肯美術館是由迪亞基金會 Dia Foundation 於2003年成立。名稱中的 「Dia」,源自希臘語的“通過”或“穿過”之意,意指希望能將藝術家們...

穿越馬來西亞海島和叢林:亞洲東方快車重返鐵道

  墨綠色的典雅車廂在茂密的熱帶雨林間穿梭,窗外是馬來西亞的叢林風光,這列載著東方奢華靈魂的列車,開始於1991年,由東方快車酒店集團與馬來西亞和泰國鐵路局的特別合作。1993年第一班為期4天3夜的列車從新加坡丹戎巴葛古典車站徐徐啟程,一路行經曼谷與吉隆坡、北海等地,讓世界各地的旅客開啟了一段跨越半島的優雅旅程。...

美西風情的藝廊散步:David Zwirner Gallery 藝廊天王的洛杉磯旗艦店

藝術市場近來略顯疲憊,但似乎不妨礙超級藝廊世界擴張的腳步。卓納藝廊 David Zwirner Gallery ,向來被認為是全球超級藝廊四天王中,最有機會挑戰 Gagosian (高古軒) 國王寶座人選者,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宣告其洛杉磯藝廊旗艦店竣工完成,儘管 David Zwirner Gallery 才於2023...

優雅狩獵祭,以食藝致敬狩獵文化: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睿麗餐廳

在冬季,狩獵祭除了是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之外,也是對大地賜予的一場優雅致意。當代歐陸 fine dining 餐廳 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將這份深刻的文化意涵,打造承襲歐洲的高端餐飲體驗。德國傳奇米其林三星主廚 Thomas Bühner 與港籍行政主廚楊展浩 Xavier Yeung 攜手呈現的...

駐足湖畔的咖啡旅程,來自台北咖啡(beanroom)清晨至暮色的邀請函

我們一天中總要與咖啡相遇好幾回,咖啡依著時序竄入我們生活的節奏裡,無論是喚起感官的早晨,或在午時稍作回神的停頓,還是點燃午後下晌的專注,咖啡是這麼融入在我們的生活地景之中。深諳咖啡之於生活的的緊密關係,台北咖啡文化品牌 (beanroom) 自創立以來便將咖啡旅程作為核心體驗之一,此次「湖畔嬉遊 A Poetic Jo...

一座藏茶的法式宅邸:le beaujour 結合日式乳香的冬日下午茶

位在台北松江南京寒居酒店旁的 le beaujour 芃卓法式餐廳為寶元紀 POUYUENJI 融合藏茶的法式餐飲空間,結合紐約空間設計師 Lillian Wu 為其設計的 Modern French 風格,空間融入低調中性的法式宅邸風格,空間色調以銀、白、灰貫穿,配置簡約法式沙發,柔性的燈光營造一處法式沙龍的軟性氛圍...

編輯精選:FLAT43 2024 年末香氣禮物清單

設計師透過與世界的對話,將城市的獨特靈魂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藝術品分享到世界各地,這些文化符碼在感恩與團聚的年末時刻特別鮮明,提醒著我們透過觸感、氣味與視覺進入世界的故事之中。Byredo 讓格紋披上家族的溫度,線條代表著連結的羈絆;LOEWE 遠赴日本京都,與陶藝工作室 Suna Fujita 合作,像是童話裡的森林旅...

浸泡日常與非日常間的摩登場所感:京都百年錢湯船岡溫泉大開放

  去年 (2023) 船岡溫泉落成滿一世紀,步履蹣跚的長輩,和年紀不到建築四分之一的人們各自呢喃著錯身,或懷念或讚嘆,尾音牽著熱氣在難得開放參觀的澡堂裡畫出濕潤的眷戀。 下了路面電車,順手買幾枚菓子回去點綴新買的京燒陶皿;或把探訪新潮咖啡館的計畫,改成上喫茶店吃數十年不變的烤吐司早餐⋯⋯有些城市天生寵辱不驚,一杯...

TINGKO SELECT 與咖啡酒吧 ETNA 限定酒單:致敬澳洲 Maison Balzac 玻璃酒杯

  在這個快速節奏的時代,來自澳洲的精品家居品牌 Maison Balzac 堅持朝更緩慢的節奏,用純粹的方式重構日常。創辦人 Elise Pioch Balza 的靈感來自童年在普羅旺斯鄉間的溫暖時光,那些曾經環繞在身邊的玻璃器皿、蠟燭,成為她設計的靈魂底色,Maison Balzac 的家居物件進入一個溫柔而敏銳...

古蹟建築為框架,檜木設計穿梭在全新店裝:Jo Malone London 大稻埕

今夏於大稻埕展店的 Jo Malone London 在冬日假期來臨的前夕重新以正裝樣貌亮相,不僅在細節上微調,讓在地工藝與品牌精神做更深層的結合,也藉此注入溫暖的節慶氛圍。同樣以古蹟建築為框架,這次的調度包含了內部的檜木層架、三角結構與在地觀音石,疊加了重量感與文化深度;而細膩的榫接傳統工藝,與洗手台原石雕琢,也呼應...

從世界街頭小吃採集味覺靈感,解構新夜晚味蕾記憶:unDer lab 春季限定套餐式酒單

  在城市的流動裡,街頭小吃是最真實的文化飲食。 unDer lab 新一季的「24-25 Winter Spring / Resonance: Street Wave / 共振效應 — 街頭小吃」,以在世界各地的的觀察經驗出發,用 Pei 與團隊擅長的解構概念,拆解出市井中的美味基底,將餐酒提煉成一場跨越地域的味...

belonging 首度引入 TODAYFUL 品牌:將吉田怜香的自然美感與日常設計理念帶入台灣

  創立於 2022 年的選品網站 belonging 著重自己的歸屬感,讓每⼀件特色選品都能穿出自己的味道,選品眼光從服裝延伸⾄居家品味與香氣單品,belonging 幫每個⼈萃取出更細膩的知性⽣活風格。 belonging 選品網站集結了在台最強兩大日系質感品牌像是 23 區、iCB 與歐美小眾品牌,選品風格上...

與狗狗一起感受空間的和諧與美感:金普頓大安酒店與丹麥家居 HAY 合作

  位於台北大安區的金普頓酒店自 1992 年開始就以寵物友善作為酒店經營理念,這樣的定位讓他們大受歡迎,因為無論鴨子、狐獴、羊駝,毛孩不限品種,只要2隻以下進的了酒店電梯,不須額外加價都能伴隨主人入住,同時也貼心準備寵物備品。   丹麥設計品牌 HAY 自2002年創立以來,透過簡潔的線條、鮮明的色彩和實用性材...

融入藝術的一顆奶油餅:台中鵝黃色 BUTTER HOTEL 奶油飯店

  對奶油充滿信仰的 but. we love butter,致力透過創意與聯名企劃攻佔人們的話題和味蕾,今年悄悄來到台中西區模範街,以「BUTTER HOTEL 奶油飯店」訴說熱愛奶油的心,持續翻玩台灣在地食材,並將當代藝術融入其中,邀請大家從全新角度探索台灣的美味與文化。   一顆熱愛奶油的心 為了製作出最...

建築師路易斯·康打破暗室,讓光線成為藝術:金貝爾美術館 Kimbell Art Museum

  古老的歷史作品的保存,不論是在溫度、濕度、明亮度上,都必須有嚴格的保存方式,而光線充足這個詞,很少見於收藏古典作品的美術館;但在美國德州的沃斯堡  Fort Worth 的金貝爾美術館  Kimbell Art Museum,卻打破了這個常規。   建於1972年的金貝爾美術館,藏品主要來自沃斯堡石油富豪 K...

羅馬人的早餐:1916年創立的老牌烘焙坊 Regoli Pasticceria 生乳包

  在羅馬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裡,甜點生乳包是義大利豐富飲食傳統中的經典之一,鄰近羅馬 Termini 車站的 Regoli Pasticceria 烘焙坊是當地代表性的百年老店,這間店由 Regoli 家族從 1916年開始經營,至今已經延續到第四代。20世紀初羅馬正處於文化和經濟的交匯點,創始人 Antonio R...

四席一日,茶香背後的四十年:開蘭茶銀盒子 TEA LOFT 當代茶體驗

  屢獲國際殊榮,米其林餐廳 RAW 連續五年唯一指定茶飲的「開蘭茶」,向來以頂級稀有通路和低調推廣而聞名。過去,愛好者只能透過主廚推薦、參加專屬茶席或茶山小旅行,才能窺探其世界。經過長時間的精心籌備,這個耗費四十年探索,只為穩定打造記憶中帶有蘭花香氣茶葉的品牌,終於透過位於大稻埕迪化街的全新空間,首度對外揭開神秘面...

澳洲名廚 Brendan Pang 與澳式風格早午餐 The Antipodean :從對海的情懷創作料理

從內湖巷弄的第一家店開始,拓展至民生社區的 The Antipodean 以澳式早午餐與澳洲咖啡文化與大家相伴多年,在台北的早午餐文化之中佔有一席重要之地。著重一杯好的咖啡與將早午餐視為生活裡的一種放鬆節奏是 The Antipodean 的核心概念,「以好咖啡搭配健康均衡的早午餐開啟美好一天」的生活風格已深植人心,亦...

香港攝影師夏永康與 unDer lab實驗酒吧:共同編制混沌下的生命秩序

香港攝影師夏永康 Wing Shya 曾任王家衛劇照攝影師,鏡頭下濃烈、迷離的色調呈現如夢般的連綿絮語。首度來台舉辦的個展《Chaos》為夏永康在拍攝三萬多張照片後與日本設計師井上嗣也的合作,在不斷拼貼、裁剪的過程裡產生如混沌般旺盛的生命色彩。映照在影像的韻律之外,同樣以飲食體驗作為創作藝術的 unDer lab 也特...

從一杯騷動台北牽起感官的想像:烘豆品牌 (beanroom) 台北東區咖啡體驗場域

  不定義與設限為一家咖啡廳,位於台北東區巷弄的 (beanroom) 自陳這更像是一個關於咖啡之旅的體驗場所,結合開放設計與永續理念,(beanroom)  創辦人 Joyce 細膩感受自己對空間、視覺、聽覺、咖啡風味的感受,逐步建構出她理想的咖啡體驗場域。在那份對咖啡浪漫感性下的熱情,她用更貼近理性的方式讓大家感...

在質樸裡尋求日常器物流露的細微美感:日本京都器物藝廊 醒 Sei

攤看日本雜誌《Brutus》或《& Premium》定期的介紹器物與生活工藝,日本在工藝如何滲透進生活的成熟發展與風潮不言而諭。以生活工藝為風格重點的藝廊也在日本各地蓬勃發展,這些藝廊與工藝家合作辦展,在生活與藝術之間,製造一個互助互利的關係。京都「醒 Sei」藝廊便是依循著這樣的模式,作為推手將工藝家所製作的...

潛於影像中個體與環境的模糊界線:堀川御池畫廊 KG+ SELECT

  每到四月中旬,隱藏在古都暗自湧動的文化之靈便悄悄挪動身軀,在各空間與場域裡重新向世人以攝影之眼面世。影像,作為一道縮短距離的觀看方式,將攝影師眼中的世界無痕的保留下來;透過策展人遴選,我們得以在眾多創作之中,探究創作主題的深層意義與共鳴的情感連結。     隸屬於京都攝影節下的衛星項目 將整個京都作為攝影...

對澳洲咖啡文化的堅持:The Antipodean 澳式咖啡早午餐八週年企劃

  The Antipodean 的創立與命名,和創辦人 Andy Rin 的喜好與美感息息相關。在11歲便前往澳洲求學工作的他,沉醉於街上隨處可見咖啡廳、人手一杯咖啡的日常風景,以及在享用早午餐前必須先來杯咖啡,一天才算正式啟動的「儀式感」,讓他起心動念在台灣開設一間分享他所鍾愛餐飲文化的空間。 在發想品牌名時,...

在新聞生產場域鋪展多元解讀:奇才視覺藝術家 Viviane Sassen 生涯首場京都回顧展

  一如領會天堂前必須先認識地獄,世界朝眼前迸現過多疑問,釐清的前提,或許就是以己身為實驗場,像尼德蘭藝術家 Viviane Sassen 那樣亮著雙眼,把底片和相紙浸入混沌溶液內一遍遍,看橫跨地域、性別疆界與文化藩籬的回憶油水分離成詭麗影像。視覺藝術之於她不單是一顯影就定型的表面工夫,那和夢只有一膜之隔,無論看似癲...

FLAT43 夏日靜心提案:從養膚與養心之間著手

時序入夏,炙熱的陽光與海島型氣候的濕潤讓人逃不掉盛夏熱烈的侵襲,濕褥的天氣讓人特別容易過敏與心浮氣躁。冬日厚重的保養程序與易於牽動情緒的氣味也該趁著酷暑來臨前重新調整。此篇從肌膚養護與香氣改造著手,讓夏季的不安與多慮降低,營造安穩的夏日假期。     減法原則,換季養膚對策 溫度升高使新陳代謝活躍,不止水分流失...

藏身古廟宇的板前咖啡,契合靈魂的相遇場:ZÁBU 咖啡

  歷經三度遷移,ZÁBU 曾見證師大與天母店內的熱絡喧鬧;反觀現今,場域則發散著沈靜平緩的氣息,呼應著負責人 Gray 與 Blue 對空間的期許。而或許如此詮釋空間,將更甚貼切——隨著兩人心境流轉、日漸成長,ZÁBU 亦隨之浮現出相對應的面容,以各式樣態向外敞開大門。   「種種莫大的改變,只因為想找尋契合的...

生活是一種選擇,和肌膚的情緒和解,法式有機品牌 absolution 的保養之道

為什麼人們總是崇尚法國女人的魅力?法國女人優雅地與歲月並行,除了不隨波逐流的法式穿衣風格,不貪圖過分完美的容貌,隨性從容的接受自己的特色,以內在與自信來修養身心,呈現出健康活力的魅力是最讓人著迷的地方。這樣隨性的態度不代表她們放棄照顧皮膚護理,而是不對自己苛求,以自然的方式與時間共存。法國品牌 absolution 深...

凝結巴黎咖啡館的濃烈氣息,Diptyque x Café Verlet 聯名系列

眷戀著一杯咖啡凝聚的熱烈氛圍,有時候去咖啡館只是個藉口,在意的是在那裡所見的人、談的事、說的話。離場後緊貼在身上的香味參雜了咖啡的焙苦味、奶油烤過的甜氣、空間沈穩的木頭味,久散不去。如果能將飄流在咖啡館空氣中的氣息留存在回憶裡隨時品嚐,那有可能是 Diptyque 與  Café Verlet 所共同創作的記憶連結。...

米蘭設計週 Isola Design District :台灣創作者聯展《弦外之音 UNDERTONE》

除了最大的活動「米蘭家具展」(Salone del Mobile)之外,米蘭設計週中的 Isola Design District 也是其中一個不可錯過的項目。 在市中心以北,鄰近米蘭中央車站的 Isola Design District 以創新、永續、城市活化等議題,透過不同國籍與文化背景的設計師、展示實驗性質的一面...

與南倫敦相伴而生,實現藝術輪廓的 South London Gallery

South London Gallery 所在的 Camberwell 雖然位在市中心 Zone 2 區域內,但與其他旅遊熱點不同,這裡匯集了倫敦的庶民文化,多元的新移民讓這裡呈現獨特的在地氛圍。沒有地鐵經過主要的交通要道也造就了此區寧靜外表但骨裡豐富的地方氣息,此區就像是倫敦的一片淨土。而 South London...

坪林茶之路:茶山繚療 Tea Way 市集

  新北文化茶旅品牌「茶山繚療」,今年以「Tea Way」為名,串起茶山點點星光、凝聚成閃閃發亮的茶之路,坪林茶業博物館將化身郊山裡的療癒轉運站,集結40個風格品牌共演春日的茶山森活、各種藝術探索、療癒放鬆的工作坊。 茶山繚療有一期一會的集市展演與深入茶山田野探訪,攜手坪林街區、茶園與山林秘境店家,推出15場春季限...

美西沙漠小鎮裡的當代藝術:馬爾法 Marfa

  馬爾法 (Marfa) 是座位於美國德州西部的沙漠小鎮,離這不遠就是美墨的邊境,以及有美國最遙遠國家公園之稱的大彎曲國家公園 (Big Bend National Park)。外地的旅人們若想造訪,首先得先乘飛機至德州西部唯一的城市 El Paso,然後再驅車行駛於沙漠約3小時才能抵達。 然而就是這樣一座遙遠的...

瑪黑家居 Ochre 餐廳: 以火為靈感的餐食哲學,北歐設計流瀉於空間中

    隱密在光復南路巷弄裡的 Ochre,是瑪黑家居旗下餐飲計畫空間,以擅長家居美學與餐飲經驗,孵化出「Ochre Grill & Bar」品牌靈感以內斂沈穩的赭紅色礦石,帶有濃郁橘彩的赭紅色做為整體基調,同時也代表大地之土的重要元素,而火更是催化人類文明的轉淚點。 在家居美感耕耘多年的瑪黑近幾年在餐飲...

烏來深山裡的馥森阪治:孤獨就是享受與自己獨處

  “I'm alone but I'm not lonely” 我孤獨但不寂寞。短句印象中彷彿來自某首外文歌,或是曾閱讀過的文章記憶。孤獨與寂寞,本質與情境其實相當不同,英文也有“Solitude”與“Lonely”作為形容上的區分,更俐落的說,「孤獨就是享受與自己獨處」。   當獨自進了湯屋,就讓身體的緊繃與...

在時間封存之中看見人類何去何從:忠泰國際巡迴攝影藝術展《文明:當代生活啟示錄》

  世界飛快,人類立足於此刻的一個基點顯然特異,演進的同時結合了好與壞兩個面向,不得不讓人慢下腳步,向內心探討,到底人類的生活會何去何從?攝影,作為一種當代之眼,凝視著我們的人類文明,也給予我們一種當代生活的重要啟示。忠泰美術館跨國合作,推出國際巡迴攝影藝術展《文明:當代生活啟示錄》,透過攝影藝術的媒介,記錄和詮釋人...

FLAT43是一家位於台灣的獨立線上雜誌,我們與具有獨特思維的品牌事物直接合作,透過整合量身訂製創意內容,經過企劃實現與實地編輯,原創影像和文字企劃是我們主要的核心,我們帶來新的視角傳遞生活風格。

COPYRIGHT ©2025 FLAT43.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flat43@theflat43.com

 

FLAT43是一家位於台灣的獨立線上雜誌,我們與具有獨特思維的品牌事物直接合作,透過整合量身訂製創意內容,經過企劃實現與實地編輯,原創影像和文字企劃是我們主要的核心,我們帶來新的視角傳遞生活風格。

COPYRIGHT ©2025 FLAT43.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flat43@theflat4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