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 人物故事

專訪瑞典 Normal Object Factory 工作室:從一個點開啟的浪漫,讓玻璃容器伴隨生活

  位在斯德哥爾摩的玻璃與陶瓷工作室 Normal Object Factory,由瑞典的 Alexandra Nilasdotter 與來自台灣的劉建廣共同成立。在他們的作品裡面能看見設計的本質,它是結合了時間、材料、當代與傳統。 「玻璃材質的美感一直是很吸引人的。它可以很銳利堅硬,但在製作過程中又是柔軟溫暖。我...

織物柔軟不柔弱,長出新的立體畫面:韓國藝術家 Sangmin Oh 專訪

  “我想填補那些短暫的、空白的空間,它們可以充滿情感或視覺故事,甚至充滿新的認識。”- Sangmin Oh  韓國藝術家 Sangmin Oh 的作品以其絢麗多彩的編織,將我們打開另一個觀看織物的角度。 這種深刻的洞察力讓他的作品與眾不同,成為了他獨特的創作魅力所在。   用柔軟展現編織的多樣性 韓國藝術...

佐一顆馬卡龍,縮短與法國的時差 — L’Atelier de Mlle HO 甜點工作室

佐一顆馬卡龍,縮短與法國的時差 — L’Atelier de Mlle HO 甜點工作室

  打開 L’Atelier de Mlle HO(以下簡稱 MHO)甜點師跳跳走入法國修習甜點之路的契機,是一張檸檬塔食譜。 那是大學時和朋友一起選修法文的跳跳,因為語言的關係開始接觸法國文化,這份喜愛在她畢業後一直延續著。在 Instagram 剛盛行之時,跳跳在上頭認識了一位法國網友。這位法國網友非常喜歡亞洲...

朝喜歡的事前進,慢慢走、繞路走,都是在路上:
音樂藝術家宋楚琳 Erin Song


「我說,我們就朝太陽的方向前進,看著日出日落,永遠就不會停止往前。」—— 〈藍色小貨車〉 自〈媽媽說〉到〈藍色小貨車〉,音樂藝術家宋楚琳(Erin Song)的歌曲總是透著善於感知的細膩,及情感滿溢的心意。如此獨特的創作特質,須從生長的起點談起——那位於高雄,不時令身在台北的她,頻頻回望的家鄉。  

專訪京都玻璃藝術家,今井美智:我被台灣的人、茶、山幸運的滋養著

  對玻璃藝術家今井美智來說台灣並不陌生,她與台灣已經有 14 年的認識與相處。在這 14 年的期間她來過台灣無數次,並在這裡陸續建立了許多情感與友誼,而總是能循跡著她分享的散步地圖、挖掘台灣的茶空間、藝術家、甚至是台灣小吃。除了在台灣有許多她找尋靈感的地方之外,台灣對她來說是許多作品發酵的場所。 她玻璃作品裡的一...

UnDer Lab 調酒師劉欣蓓:我用感性雕塑場景與風味

   「我喜歡吃吃喝喝、喜歡看電影,也很多愁善感,容易被感動。」 不管是路邊攤或是餐廳,調酒師劉欣蓓都會把飲食體驗當作一場創作藝術,也會深受廚師在專業上呈現風味的多樣化所感動。在調酒的時候她也想要讓大家有這樣的細膩感受,讓自己每次做一杯調酒有更多故事性、個性更鮮明立體,結合她在空間設定的場景下,音樂與燈光、甚至是精...

「只是想把自己喜歡的塗鴉變成創作」:用粉彩畫說故事的刺青師咦茜

「只是想把自己喜歡的塗鴉變成創作」:用粉彩畫說故事的刺青師咦茜

  刺青師咦茜說自己像外星人,聊起某些沒勇氣就辦不到的驚奇回憶時,又笑盈盈地輕描淡寫「我就是比較像小孩子嘛」。這樣的她從未進過美術科班,那些彷彿繽紛幻夢般描繪著檯燈、珠寶盒、姿態殊異的小毛兔乃至辣泡麵的線條,卻一路從自己和周遭親友的身上,蔓延到許多客人的人生裡,也帶著她在 2022 年冬春相交之際,走遍歐洲各大城市。...

從花草身上,我理解到順應自然的重要性:花藝師黃煒茜Wei Chien Huang

從花草身上,我理解到順應自然的重要性:花藝師黃煒茜Wei Chien Huang

  花藝師黃煒茜想起剛接觸花藝時,孤身站在倫敦的花市中,看著許多花藝師游刃有餘地將所需花束挑選完畢,並離去。眼看將要迷失於不知從何開始的慌張,一位花商拿起一束香碗豆花,遞給煒茜,娓娓道來挑選花材的訣竅,「那是我愛上香碗豆花的時候」,煒茜說,這瞬間也是令剛開始學習花藝的她,感到特別安心的時刻——很巧的是,「開啟一段全新...

日本陶藝雕塑家-北林加奈子:珍惜每個會心動的瑣碎風景

  此篇文章由我們的國際夥伴 Neocha 製作,未來我們將陸續攜手合作呈現更多經典內容。    從工藝到雕塑,日本藝術家北林加奈子終日與陶相伴。她一路接受著正統的學院派訓練,手中的陶器既不實用也不高冷。 那些大大小小的陶塑總是圓滾滾的,有日式傳統的侘寂之美,又帶著一點調皮或是不安分。 常有人說北林奈子的陶...

西西里的靈感漫遊:Michael McGregor 在西西里的畫畫日常

  義大利西西里島,那片被陽光和自然擁抱的土地,畫家 Michael McGregor 在西西里的日子裡用畫筆記錄著每個細節,敞開內心聆聽著生活的韻律。觀看他的畫作提醒著我們生活過程也是一種創作,放空是真的需要將腦袋徹底的停止思考,留意身邊的一物一景,才能將平凡的日常變得不平凡。   在西西里的靈感漫遊 在遠離...

一切的前提,是想傳遞給思慕之人的心意— 纖維藝術家 李佳玲

一切的前提,是想傳遞給思慕之人的心意— 纖維藝術家 李佳玲

  位於西湖工業區,溫室 WENS 是舊工業廠房改造而成的共同工作室,許多工藝、音樂、藝文創作者與品牌創辦人皆於此匯聚。乘著廠房舊有的貨梯步入溫室,近百坪的空間保留了陳年的鐵製內務櫃,散落各處的作品與灑入窗內的柔柔日光,交織成一場場小型展覽;泛銀白色澤的隔板則劃分出每位創作者的工作空間,而坐擁其中一區的,便是凝聚人們...

迷惘的時候,唯有向前才能刪去錯誤選項 — 針織設計師黃郁媚Yu Mei Huang

迷惘的時候,唯有向前才能刪去錯誤選項 — 針織設計師黃郁媚Yu Mei Huang

隨著坡道彎入台北天母的窄巷,Mei的工作室,A Stone 前身為美軍駐台時期以石頭為建材基底的高挑建築——步入大門,輕柔的光線隨著天候流動,以不同姿態灑落牆面;窗外大把的綠意不經意蔓延進入屋內,停留在Mei一手打理的傢俱擺飾與針織作品上。寬敞而寧靜的空間,流露出些許遺世獨立的氣息。 其實並不存在某一個瞬間告訴自己:...

日本逐漸消失的次文化:爵士喫茶空間

  此篇文章由我們的國際夥伴 Neocha 製作,未來我們將陸續攜手合作呈現更多經典內容。    一位日本上班族在深夜時分離開辦公室,他精疲力竭,這些日子以來睡眠非常不足。 當他踏入夜色,外面的空氣很寒冷,車站就在不遠處。 但他卻轉往反方向,穿過東京迷宮般的小巷。 在回家之前,他還有一個地方要去——他走過幾個...

夏日鏡頭下的伊比薩島:巴黎攝影師 Henry Roy

  「 攝影是一種語言,它可以讓觀看者感受到我想表達的情感,而不僅僅是看到一幅圖片。」——  Henry Roy 法國攝影師 Henry Roy 推出了他的最新攝影集 《 Ibiza Memories 》以美麗的西班牙伊比薩島作為創作背景,他將島上無拘無束的氛圍精神用影像捕捉下來,讓我們也一起感受到島上的活力與自由...

生活如陶:不完美,卻都非常精彩-望氣 Pottery 陶藝師林信志

生活如陶:不完美,卻都非常精彩-望氣 Pottery 陶藝師林信志

  觀看陶藝品牌「望氣 Pottery」,我們總能自陶作中拾獲黑與白的堆疊與相襯,再細看,器皿上細微的缺角、孔洞,及不平整的邊緣,其實藏有陶藝師林信志觀看生活的呢喃與投射 —— 完美的狀態並不存在。在陶器中帶入不完美之美,正如我們所處的每一刻:不理想,卻都非常精彩。而林信志具有這般觀看生活的視角,不單是源自於陶藝所帶...

音樂是我的故事紀錄簿,真心才是最重要的: 落日飛車黃浩庭

拼貼迷幻音樂、七、八零年代靈魂樂和美式成人抒情,獲得第30和32屆金曲獎最佳專輯的落日飛車在近年備受注目。心蕩神馳的旋律裡,合成器和薩克斯風構成落日飛車曲風不可或缺的要素。背後的靈魂樂手黃浩庭在台上演奏時陶醉的樣子令人特別印象深刻。今年10月4日,浩庭在生日當天發布演唱單曲《一夜情》,為明年即將發行首張個人專輯鳴下第一...

積極尋找喜歡的事物,讓日常更愉快:南非攝影師 Chris da Canha

   此篇文章由我們的國際夥伴 Neocha 製作,未來我們將陸續攜手合作呈現更多經典內容。    南非攝影師 Chris da Canha對色彩和光線有著敏銳的眼光。 他在南非長大,現居首爾,在亞洲和中東的城市旅行和拍攝。 他的作品曾在 Maekan、Hypebeast、Vanity Teen、Ignant...

軟裝設計師 Colin King 最新設計作品:回歸空間的平衡美感

  設計線條是生活軌跡的隱喻,透過個體對於空間的雙向影響去產出作品雛形。而舞者通過身體律動訴說情感並創造空間,在時常流動的世界中,找出對空間的精準感知。 Audo Copenhagen 與來自蘇格蘭・瑞典籍設計師 Colin King 在這兩個領域找到共通點 —— 空間與身體的物理對話,完成舞者到設計師的轉型。  ...

「不管有沒有變成專職,都要抱持一顆玩樂的心去做。」— 音樂創作者 PUZZLEMAN

「不管有沒有變成專職,都要抱持一顆玩樂的心去做。」— 音樂創作者 PUZZLEMAN

「嗨!我是 PUZZLEMAN —— a.k.a 蔡隆鑫。」尷尬不失禮貌的開場,剛結束《上山採樣》攀聽現場表演的 PUZZLEMAN 坐在陽明山屋的窗邊,一邊看著呼嘯而過的重機,一邊玩著手上的 Toyota 模型車,並分享自己有趣又好記的藝名,是結合做音樂常用的 Slice、Chopping 手法,與早些年流行在名字後...

也許我從小就比較喜歡幽默看待事情吧,這滿重要的:刺青 / 插畫家 Sic Lee 李金霖

也許我從小就比較喜歡幽默看待事情吧,這滿重要的:刺青 / 插畫家 Sic Lee 李金霖

 「刺青」這回事彷彿交流人與世界的內裡,是一道捕捉景象、重新詮釋再回置到城市肌理的手續,就像刺青師兼插畫家 Sic Lee(李金霖)筆下那些滿佈戲謔深意的圖畫,讓人重新感受生活中那些有點荒謬但又可笑的片段。   每個人八成都經歷過在課本上塗鴉的歡樂時光,而那也是 Sic Lee 記憶中開始作畫的起點:「我一直以來都...

VWI 咖啡館裡的粗獷與細緻並存:專訪向室制作空間設計師 HSIANG

  世界咖啡沖煮冠軍王策的 VWI COFFEE HOUSE,就坐落於台中一條安靜的巷弄裡。推門而入,素淨的空間先帶來現代感的第一印象。直到你注意到與粉刷壁面相接的磚牆、灰白的磨石子地板、挑高天花板的斑駁木樑,這些被時光打磨過的細節,讓空間多了圓潤、樸實的表情。   「我們可以接受一些不完美的完美,甚至想把那不完...

陶藝家賀羽薇:讓創作的身體用最直接的狀態,跟著心的變化前進

  第一眼看到右耳(賀羽薇)的作品,彷彿能跟隨著她的視角與溫柔情緒,牽引出我們每一個人對生活的溫柔。有美術系與繪畫背景的陶藝家賀羽薇,她的作品裡有一種獨特的欣賞視角,從輕柔的陶器上層層交錯、堆疊出更輕的色彩,每個器型的線條、化妝土的暈染,都更有她自己的獨特味道。   從作品裡挖掘自己的語彙 觸動賀羽薇對陶藝的興...

電子音樂,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遙遠:一窺創作人 Sonia Calico 與策展人彥儀的都市派對

電子音樂,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遙遠:一窺創作人 Sonia Calico 與策展人彥儀的都市派對

「電子音樂」,廣泛來說,就是用電子聲響合成出來的樂曲,不一定會使用到如吉他、小提琴、鋼琴等常見的實體樂器。但也因為缺少人聲,對聽眾來說相對小眾,也不太了解樂曲背後的故事與製作過程。有感於此,在台灣首屆電子音樂盛事《新能祭》熱鬧落幕後,我們特別邀請到兩位創辦人 Sonia Calico(以下稱 Sonia)和李彥儀(以下...

我想跟魔女宅急便的KIKI一樣「使命必達」;愛做菜的刺青師 JAGO 簡捷

我想跟魔女宅急便的KIKI一樣「使命必達」;愛做菜的刺青師 JAGO 簡捷

我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與畫家Jago(簡捷)談起重拾畫筆的過程,在他的一股暖流下找尋生活創作的靈感,並透過實地對談傳遞著他對創作人生的正面態度。   刺青師Jago的工作室位於新北市蘆洲。從捷運站周邊走往工作室的小巷途徑,對比一個街口外住商混合區的喧鬧吵雜,Jago的工作室被包圍在擁有一致性的二丁掛民宅裡頭。才打開...

捕捉越南新舊變化的城市光景-攝影師 Phuong Tran

  此篇文章由我們的國際夥伴 Neocha 製作,未來我們將陸續攜手合作呈現更多經典內容。    一個女人正走過一台熱氣蒸騰的食物攤車,她轉過頭去,似乎在回應站在幾公尺外的小販的呼喊 —— 這是發生在越南胡志明市街邊一個極為平常的日常場景 ,但畫面的構圖卻是意外的完美:由燈柱和光束所構成的三角形舞台,正中央是...

舞蹈家謝欣:每一次瓶頸就是一座山,翻過去視野和能量被一次次打開

舞蹈家謝欣:每一次瓶頸就是一座山,翻過去視野和能量被一次次打開

 此篇文章由我們的國際夥伴 Neocha 製作,未來我們將陸續攜手合作呈現更多經典內容。   舞蹈家謝欣說:「失去舞蹈的時候,就是讓我立志終身紮根舞蹈的時候。」那時她第一次成為母親,懷胎八個月的時候,她還堅持在劇場前線演出,但沒有料到的是,產後的種種恢復和後遺症,讓她不得不停下來調整身體,重視自己和舞蹈的關係。...

認識台灣藝術家余政達前,請先追蹤榴槤大亨法咪咪

認識台灣藝術家余政達前,請先追蹤榴槤大亨法咪咪

Performa 雙年展是藝術迷們不可錯過的大事之一,創辦人 RoseLee Goldberg 希望透過視覺藝術家們的參與,將作品轉化為「行動」,再邀請觀者投入、參與作品,讓最初的創意形成第二層「媒介」,藉此探索觀者與作品間的「對話」,也讓拉長了「體驗」作品的時間,顛覆過目即忘的觀展陋習。 台灣藝術家余政達長期以來都...

會讓我害怕的是擔心一個未知的概念,而不是這場病:服裝設計師JUBY 邱娉勻

會讓我害怕的是擔心一個未知的概念,而不是這場病:服裝設計師JUBY 邱娉勻

歷經換不回來的身體,喪親與寵物魚的離去,服裝設計師Juby( 邱娉勻)始終沒有迷路,就像她對自己的期許,希望自己永遠是自己認識的自己。  

首爾藝術家 Rahee Yoon:透明與模糊之間的寂靜共鳴

  Rahee Yoon 的作品呈現一種共鳴,在找尋雙面之間的和諧狀態,用簡單的手法呈現對比性,或許作品只是傳遞內心湧動情感的信物,搭起一座橋直通更深層的表達。   從 2017 年開始首爾的藝術家 Rahee Yoon 一直經營著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極簡,色調以灰白黑為主,以實驗性的壓克力材料創作而著名。 Ra...

在柔軟的陶土裡探索記憶的延伸性:陶藝家 taochi tanchi

在柔軟的陶土裡探索記憶的延伸性:陶藝家 taochi tanchi

  ” 常常覺得自己身上有太多能量和情緒,透過創作我找到一種轉化輸出的方式 " - 陶藝家 taochi tanchi  觀看 taochi tanchi 的作品就像是窺探她內心狀態的物理表現,在她抽象的有機作品裡向我們表達了一種既不完全真實,又不完全虛構的事物,對她來說用雙手觸摸陶土是一個完美表達自己的媒介。...

每個製作甜點的平凡早晨,就是我最享受的時光:甜點創作者謝乃萱 Ginny

每個製作甜點的平凡早晨,就是我最享受的時光:甜點創作者謝乃萱 Ginny

在士林捷運站隔壁的寧靜巷弄,佇立著甜點創作者謝乃萱 Ginny 的全新基地:COME UP PATISSERIE,也是第一間店「COME UP 食物與派對製造公司」的延續。相較多數人愛用的法文名詞 “pâtisserie”,Ginny 表示不希望品牌被定位成一間「法式甜點店」,更不想被框架限制,因此改用英文的 “pat...

人生最大的困難,就是擺脫家人的期待。告別文藝青年 Finn黃士勛 : 練習擁抱變老的自己

人生最大的困難,就是擺脫家人的期待。告別文藝青年 Finn黃士勛 : 練習擁抱變老的自己

曾以《我小時候是嬉皮》專輯入圍第一屆金音獎最佳新人、最佳民謠專輯的Finn黃士勛,一把吉他高唱文藝青年,純粹又帶點倔強的中二氣味,為當時獨立音樂注入一股自然清新能量。

FLAT43是一家位於台灣的獨立線上雜誌,我們與具有獨特思維的品牌事物直接合作,透過整合量身訂製創意內容,經過企劃實現與實地編輯,原創影像和文字企劃是我們主要的核心,我們帶來新的視角傳遞生活風格。

COPYRIGHT ©2023 FLAT43.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flat43@theflat43.com

 

FLAT43是一家位於台灣的獨立線上雜誌,我們與具有獨特思維的品牌事物直接合作,透過整合量身訂製創意內容,經過企劃實現與實地編輯,原創影像和文字企劃是我們主要的核心,我們帶來新的視角傳遞生活風格。

COPYRIGHT ©2023 FLAT43.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flat43@theflat4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