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覽

TAO ART 特展《Pipe Dream》 :法國藝術家安娜・卡的紫紅夢境與意識流動

TAO ART 與巴黎瑪戈畫廊(Galerie Marguo)續寫合作,帶來法裔美籍藝術家安娜・卡卡(Ana Karkar)在台灣的首度個展《Pipe...

Voices 2025 用作品回應娛樂極大化的時代,拆解觀展與創作的界線

FLAT43 為 Voices 2025 媒體合作夥伴,透過我們的視角與編輯力協力群眾更貼近藝術生活。 今年 Voices 以「娛樂世界」為題,由策展人王焜生(Emerson...

光、記憶與虛擬邊界:Photo ONE 展開影像與出版的雙重敘事

FLAT43 為 Photo ONE 2025 媒體合作夥伴,透過我們的視角與編輯力協力群眾更貼近藝術生活。 影像總在我們不知不覺間被消耗,手機的滑動、社群的快閃、新聞的疊影,使攝影逐漸內化為我們感知世界的一部分。Photo ONE’25...

在娛樂與真實之間重構觀看經驗:Voices 2025 藝術展

FLAT43 為 Voices 2025 媒體合作夥伴,透過我們的視角與編輯力協力群眾更貼近藝術生活。 Voices 2025 延續去年的展覽概念,規模升級並攜手「Photo ONE'25 台北國際影像藝術節」共同舉辦。地點橫跨華山園區內的東2A 至東2D 館與中4A...

大雋藝術雙人聯展:藝術家 Cathy Tabbakh & Angela Witmore 轉瞬之美

由法國藝術家 Cathy Tabbakh 與美國藝術家 Angela Witmore 所帶來的雙人聯展《In Between: Ephemeral Beauty》由大雋藝術攜手兩位藝術家,以詩意為年度劃下句點,邀請觀者凝視時間的流逝,深入反思日常生活中每個珍貴瞬間。 展名「In...

寄託於占星下的情緒出口:亞紀畫廊聯展《返鄉星旅者》

當面容置換,圖像變得不再令人熟悉,我們是否還能認出彼此的身份與模樣?出生台北的旅美藝術家呂咅彧 (Cole Lu) 與定居倫敦的塞爾維亞藝術家喬爾傑奧茲伯特 (Djordje Ozbolt )以21世紀對占星學的重新渴望出發,思索個人故事與認知如何在歷史背景之間轉變,以相異媒材塑造新的符號與深層寓意。...

富邦美術館開幕首展:透過羅丹的眼與手,緘默在褶皺紋理間的真摯情感

五月初的台北,一座白色基地在信義區A25園區一隅悄悄現身;這是歷時十年籌備、總坪數達3000坪的富邦美術館。這座輕盈的美術館結合了白色的展館建物與園區內的天然植栽與步道,以「城市森林」為設計概念,將大片綠意還予城市。建築設計為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倫佐.皮亞諾(Renzo...

日常中的不平凡,遊走時間與空間的感知:基隆美術館首檔大展「第25小時」

基隆美術館正式迎來首檔國際大展「第 25 小時」,由策展人林裕軒和黃郁捷擔任策展人,邀請來自 7 個國家,共 17 位(組)藝術家參與,包含法國、德國、台灣、日本、馬來西亞、香港與韓國,以藝術家們日常的特殊生命經驗為引,探討個人和社會的相互影響。...

生活經驗與內心思索:台灣工藝慢工出細活《造物星圖》臺灣工藝季

工藝創作者以雙手細琢材料,將生活經驗與內心思索化為作品,用自己的方式回答當代的提問。這些創作呈現出技藝的成果,也是一段連結傳統與想像的軌跡,臺灣工藝青年特展《造物星圖:工藝青年朝向自我實現的職人軌道》以工藝「漫活SLOHAS」理念為核心,結合漫活(Slow)和樂活(Lohas)串連起工藝青年的星圖軌跡。...

畫中有話,Hiro Hiro Art Space 聯展銀洸掠羽描繪朦朧的意識狀態

台北當代藝術空間 Hiro Hiro Art Space 初夏特展由來台灣的呂紹瑜與波蘭的莫妮卡.馬爾喬卡描繪女性的脆弱、複雜、敏銳的多變特質。在她們的一筆一毫下想像與情感漸漸浮出意識水面,如同此次展覽名稱「銀洸掠羽」,展覽將呈現一系列銀波般的閃爍水光,和輕柔流動氛圍的詩意畫作。 一座藝術綠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