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T43
Search
  • Story
  • Lifestyle
  • Editoral
  • Culture
  • Features
  • About

SEARCH RESULTS FOR

陳映廷

  • 服裝設計師
  • 倫敦
  • RAY CHU
  • 藝術家 monouno
時裝品牌 RAY CHU 首次個展《SOFT BIOLOGY》:連結記憶與未來的重要情感

  時裝品牌 RAY CHU 自 2016 年由台灣設計師 Ray 創立以來,始終秉持「無性別」、「包容性」的設計精神,鼓勵多元價值與身體自愛,並於極簡線條與前衛語彙之間,持續探索服裝作為表達自由的載體。自 2022 年起,RAY CHU 連年受邀登上倫敦時裝周,逐步確立其國際風格與設計辨識度。...

  • 飲食文化
  • 米其林餐廳
  • haili
  • 高雄
高雄清晨的甜與鹹,南漂主廚看見早餐的慢:HAILI 兩週年《朝食味道》

  高雄的清晨節奏從早餐店開始,街道上開始飄出豆漿與煎蛋的香味,攤位前的排隊聲音混著摩托車的引擎,讓整座城市的早晨有了實體的聲響與溫度。 鍋燒意麵、蛋餅、米粉湯、牛肉湯,是許多在地人每天都會點的一份日常。這些早餐品項隱於市場裡、社區巷口,而南部早餐的澱粉與湯品組合也是經典的組合慰藉。 主...

  • 建築空間
  • FLAT43藝術
  • 瀨戶內藝術季
  • Oscar Oiwa
  • Shigeru Ban
穿過男木島的房屋與斜坡,展覽像風一樣滲進來:《漆の家》與《Ogijima Pavilion 》的材料、氣味與行走痕跡

  男木島是一座沿坡地而建的小島,房屋層層堆疊於山腰之上,階梯與斜坡將日常動線拆解成無數段折返。與鄰近的女木島相比,這裡的高低落差更明顯,街道尺度更細碎,轉彎與轉折之間常需暫停確認。由於長期面臨人口外移,島上的居住密度逐年降低,空屋比例也隨之升高,目前全島常住人口僅剩百人上下,社區生活維繫於少數...

  • 建築空間
  • FLAT43旅行
  • 瀨戶內藝術季
  • 女木島
從女木島的街屋與廢校,閱讀建築與記憶的重組:瀨戶內的邊陲之地

  從高松港出發,航行至女木島約二十分鐘,這座面積不大的島嶼,街道平緩,尺度也親切,展覽多分布於港口附近的街屋與舊民宅。島上的空屋雖然不如男木島密集,卻多為保存良好的舊式木造住宅,保有生活痕跡與昭和時代的風格。女木島作品以建築改造為主軸,將作品嵌入原有空間之中,形成出一種與生活交疊的展覽。 ...

  • 建築空間
  • FLAT43旅行
  • 瀨戶內藝術季
  • 安藤忠雄
  • 妹島和世
  • 內藤廣
從建築進入瀨戶內藝術祭:在 Valley Gallery、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之間穿行的空間經驗

  進入直島時,視線總落在建築之間的無名空隙,建築與空間的邊界感在直島被拉鬆。腳步先經過斜坡,再遇見一道筆直的牆,視線被滯留在牆面與陰影之間⋯⋯安藤忠雄的建築讓人的身體不自覺放慢速度,混凝土牆體吸收聲音,讓回音遲緩發生。光線從建築上方落下,進入的角度經過設計,讓明亮呈現出漸層感的對比,與其說那是...

  • 人物專訪
  • FLA43 企劃
  • 還在的地方
  • 傳統理髮
  • 邱炎鐘
快消失的台灣傳統經典男士剪髮:理髮師傅邱炎鐘

  在圓山飯店金龍餐廳與金龍噴泉之間,有一條長約五十米的商店街,邱炎鐘的理髮室就藏在其中,推門進入理髮室之前,視線先被玻璃門上的 BARBER SHOP 理髮室金色字體吸引住,兩側百葉窗長期半掩,從走廊看進去只有重複的陰影格線。 理髮室的空間不像現代美髮沙龍那樣透亮或開放,反而有點像牙醫診間...

  • 米蘭設計週
  • FLAT43設計
  • 米蘭國際家具展
  • Longchamp
  • Pierre Renart
一筆成形的節奏:Longchamp × Pierre Renart 在米蘭設計週的雕塑對話

  皮革並不單只是作為裝飾性的外層存在,它的可塑性能夠被閱讀、被時間推演,也能被弧線折出一種具有內部語言的結構。 來自巴黎的 Longchamp 品牌將皮革交給家具設計師 Pierre Renart,一場不同材質語言之間的對話在米蘭 Spiga 街的一間旗艦店內持續發生。2025 年米蘭設計...

  • 米蘭設計週
  • FLAT43設計
  • 米蘭國際家具展
  • Es Devlin
藝術家 Es Devlin 在布雷拉美術館開啟一座會發光的圖書館:2025年米蘭國際家具展

  一座環狀的書架立在布雷拉美術館的中庭,陽光灑落中庭,沿著書架緩緩滑行,那些未被照亮的角落,像是知識暫時停留的暗面。夜裡,光線變得節奏化,影子像書頁一樣翻動。書與書之間沒有對話,但站在其中的人會不自覺放慢腳步。 這是英國藝術家 Es Devlin 為米蘭家具展創作的《Library of ...

  • 飲食文化
  • 義大利
  • FLAT43旅行
  • 義大利咖啡
在義式日常與異鄉人之間流動的空間:義大利咖啡 bar 文化

  在義大利城市裡,咖啡 bar 幾乎填滿生活的空隙,車站、街巷、廣場邊,走幾步就能遇上,吧台始終立於最日常的動線裡。桌上不擺上拉花的拿鐵,也不講究風味輪與單品豆,當地人多半站著喝完一杯 Espresso,伴隨短暫的站立、簡短的寒暄與隨即離去的步伐。這樣的空間,成為城市裡最日常的場景。 而這...

  • 台北
  • 建築空間
  • FLAT43企劃
  • 圓山飯店
  • 還在的地方
70 年代台灣的奢華原型,記憶裡最後一座豪華夢境:圓山飯店

  圓山飯店的紅色剪影依舊銘刻在台北的天際線上,從高速公路望去,它總會早一步進入視線,不疾不徐地佔住畫面的一角。 從台北橋開車過來時,只要天氣夠好、光線角度對,圓山飯店總會從一群屋頂中露出來,它像是山丘上醒不來的建築夢。 高聳的紅瓦屋頂與金色雕欄,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像一種刻意保留的記憶...

  • 藝術家
  • FLAT43藝術
  • 綱島礼子
  • ART TAINAN
  • 台南藝術博覽會
墨之情景:東京藝術家綱島礼子的流動世界

  紙張吸收墨水的速度,取決於濕度與溫度,邊界因滲透而模糊,墨色逐漸沉澱後層層疊疊推進,彷彿時間在其中積累。來自東京藝術家綱島礼子,她的作品從墨水裡展開空間與偶然性的對話,將紙張、墨與水重新定義為「共作」的關係。 綱島礼子出生於東京,畢業於武藏野美術短期大學。她曾在電影預告片與電視美術製作公...

  • FLAT43企劃
  • 焦慮指數曲線
  • 行天宮
  • 台北焦慮與崩潰時刻
  • 台北的安慰 Soft places in Taipei
行天宮容納了最多不知所措的靈魂:這些人每天聽上百個煩惱

  民權東路的車流在午後減緩,陽光斜照在行天宮的紅瓦與白牆之間,勾勒出城市邊界的靜謐與流動。行天宮這座宮廟不焚香、不燒金紙,空氣中沒有濃烈的煙霧,也沒有刺鼻的氣味,這或許是行天宮帶給人更加平靜的原因。 每天有無數的人來行天宮 解籤、收驚、求平安,除了宗教信仰,行天宮也帶來一種另類心理療癒。解...

  • 榮星花園
  • 社交倦怠排行榜
  • FLA43 企劃
  • 台北的安慰 Soft places in Taipei
台北榮星花園的非正式路徑:記錄無數人的孤獨與喘息,在這裡沒有人催促你離開

  榮星花園緊鄰建國北路與民權東路,這座公園不像大安森林公園那樣是都市規劃的一部分,榮星花園的前身,曾是日治時期的軍事工廠基地,後來才轉變為綠地開放給民眾使用。這種轉換的歷史,讓這座花園本身就帶著中介的特質,它是都市的一部分,但又保留了一種非城市化的質地。 從地圖上看,榮星花園是個長方形的綠...

  • 飲食文化
  • 元宵節
  • 湯圓
元宵節湯圓:這碗湯圓給我們熱度和回憶

  元宵節是農曆新年的最後尾聲,也象徵春天來臨,燈火通明的夜晚是賞燈的時刻,也祈求未來平安順遂。每年元宵節,湯圓在台灣的每個家庭中悄然登場,這小小的圓形代表了家庭的團圓和未來的希望。 我們總是在不同階段對圓滿有不同的定義,小時候圓滿是餐桌上的熱鬧,努力把湯圓搓得飽滿渾圓,彷彿形狀足夠完美願望...

  • 日本藝術家
  • 角谷紀章
  • kisho kakutani
視線無法穿透的地方,半透明的畫面,半敞開的記憶:角谷紀章

  日本藝術家角谷紀章(Kisho Kakutani)1993年生於日本兵庫縣神戶市,2022年 於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日本畫專攻畢業,取得美術博士學位。現任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繪畫科日本畫專業助手。 他的作品以在真實風景與觀者之間介入「磨砂玻璃」、「窗簾」等意象著稱,透過這些...

  • 台北
  • 展覽
  • 文具
墨色未乾,百年間的書寫痕跡:臺灣百年教育,文具與教科書

  紙頁翻動,墨色滲透纖維,一筆一畫構築孩童的識字啟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展出的「臺灣百年教育-文具與教科書」特展,展櫃裡陳列各時代的學習器物,每一件物件皆曾牽起過學子的夢想與書寫的重量。 清代紙張的粗糙纖維,日治時期課本印刷的薄透質地,教科書封面上的鮮明色彩,承載各個時代的教育面貌與記憶的...

  • 酒吧
  • 建築空間
  • unDer lab
  • Nowhere Bar
  • 栗林裏
  • 伴境空間設計
暗物質迴聲,想像力的出口:台北粗獷主義酒吧 Nowhere Bar

  在喧囂與律動交錯的台北,有一間隱藏在信義路上的異次元大門,迎接訪客的是不受時空束縛的酒吧空間 Nowhere Project。品牌在2024年初以咖啡計畫為序幕後,在嶄新的一年攜手獲得 2024 亞洲 50 最佳酒吧第 72 名、(#72 Asia 50 Best 2024)、2023 台灣...

  • 飲食文化
  • 旅行
  • 秘魯
關於秘魯人的餐桌:多樣的地理環境沉澱出熱情與傳統料理

  秘魯的飲食文化多樣且豐富,融合了安第斯山脈、亞馬遜雨林和太平洋沿岸的多元食材,形成了獨特的美食傳統,餐桌上也映照出秘魯人對四千年的文明足跡。因為多樣的地理環境延伸出獨特的食材與飲食文化,在秘魯,光是馬鈴薯就高達3000多種以上的種類,馬鈴薯在秘魯的飲食中佔據重要地位。印加帝國的智慧與西班牙殖...

  • 建築空間
  • SCULPTOR BARBER
  • 藝術空間
  • 男性理髮
荒野裡的靜謐藝術,形塑自己的美學觀:SCULPTOR BARBER 雕塑家理髮廳概念空間

  連續八年收錄於 LOUIS VUITTON 世界城市導覽系列「台北」旅行專書中,評選台北必訪理髮廳,同時也受北市多家五星級飯店指定推薦給國際旅客的SCULPTOR BARBER 雕塑家理髮廳,創立邁入第10周年創辦人也是當代藝術家的周世雄,以全新開幕之姿將空間重新改裝,融入荒漠、人造地景、永...

  • Maison Margiela
  • LOEWE
  • Byredo
  • FLAT43 selection
編輯精選:FLAT43 2024 年末香氣禮物清單

設計師透過與世界的對話,將城市的獨特靈魂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藝術品分享到世界各地,這些文化符碼在感恩與團聚的年末時刻特別鮮明,提醒著我們透過觸感、氣味與視覺進入世界的故事之中。Byredo 讓格紋披上家族的溫度,線條代表著連結的羈絆;LOEWE 遠赴日本京都,與陶藝工作室 Suna Fujita 合...

  • 飲食文化
  • 建築空間
  • ONIBUS COFFEE
  • 日本咖啡
從自然曲面到時間的肌理印記:日本咖啡 ONIBUS COFFEE 台中店

  日本精品咖啡品牌 ONIBUS COFFEE 以近乎地景雕塑的姿態,在台中草悟道旁的忠泰老佛爺一樓重新定義了咖啡場域的可能性,紅泥土質的蜿蜒曲面猶如一道流動的地形地貌,將建築空間轉化為一個有機的、會呼吸的有機體。白色懸吊的燈具如同懸置的雕塑品,其幾何結構與木質傢俱形成微妙且精準的平衡,顯現出...

  • 旅行
  • 建築空間
  • 在地創生
  • 日本旅店
  • 編輯企劃
改造日本淺間旅館空屋,延伸出地方風格企劃:日本「松本本箱」溫泉飯店

  「松本十帖」是一個從長野縣・淺間溫泉內的旅館及空屋進行再生的地區改造企劃,這個企劃展現了截然不同的地方風格,「松本本箱」溫泉飯店就是起源於當地老字號溫泉旅館「小柳」的翻新計劃,亦是開湯 1300 年以上,曾被記載於日本書紀中,擁有悠久歷史得淺間溫泉象徵地標。 《自遊人》團隊與創辦人岩佐十...

  • 旅行
  • 建築空間
  • 在地創生
  • 日本旅店
一間可買書的圖書館飯店:日本「箱根本箱 Hakone Honbako」 溫泉飯店

  以「與書籍相遇」為題,「箱根本箱」飯店是位於箱根強羅的「一間可買書的圖書館式飯店」,被綠意包覆的低調建築外觀,隨著落地木門打開,挑高的左右書牆與日光天井映入眼簾,搭配群山綠樹的落地窗景,連風景都充滿被閲讀的巧思。   編輯思維展開的旅行方式 原飯店建築物是出版通路商「日販」的員工...

  • 手沖咖啡
  • 台北咖啡
  • Joseph Brodsky
  • Ninety Plus
  • 巴拿馬咖啡
  • 藝伎咖啡
為藝伎咖啡 Gesha 復育一座森林:Ninety Plus 精品咖啡豆台北概念店

  由 Joseph Brodsky 創辦的美國精品生豆供應商 Ninety Plus Coffee 在 6 年內選用其咖啡豆參賽的咖啡師贏得 5 次世界咖啡沖煮大賽冠軍, 2019 年生豆在杜拜創下每公斤高達 10,000 美元的世界紀錄,在精品咖啡的世界裡,Ninety Plus 是咖啡師心...

  • 藝術家
  • 展覽
  • ART TAIPEI
  • 333 gallery
「333畫廊」 用國際藝術在 ART TAIPEI 展現台灣視野:新銳藝術家的創造力

  「333畫廊」(333 GALLERY)再度參展最具指標性藝術盛會「ART TAIPEI 2024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本屆的參展主軸以療癒的創造力展現獨特的藝術視角,特別帶來台灣、日本、西班牙等13位海內外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包含備受國際矚目的新銳藝術家羅任珊、藝術家朱晨維、日本人氣藝術家...

  • 台北
  • 藝術家
  • 展覽
  • ART TAIPEI
  • 台北藝術週
塑造豐富台北文化脈絡,全球藝術家匯聚:ART TAIPEI 2024 與台北藝術週

  ART TAIPEI 2024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將於2024年10月25日至28日在台北世貿一館隆重舉行。今年展覽齊聚 123 家展商,73 家國內畫廊,50 家海外畫廊,跨越中國(香港)、捷克、法國、日本、韓國、荷蘭、菲律賓、新加坡共 8 個國家(以英文字母首字排序)。 主辦單位社團...

  • 攝影師
  • 石川瑠華
  • airy creative studio
  • Stairs Space
Lily Chen《迷子》 攝影集捕捉親密與自然默契:東京冬季街道的即興場景

  兼具攝影師與導演身份的 Lily Chen 於今年 10 月首度出版攝影集《迷子》,收錄自 2023 年起 Lily 與演員石川瑠華( Ruka ),從繁忙的街區到安靜的房間,歷時一年半的拍攝旅程。攝影集《迷子》由創意單位 airy creative studio 協助發行,並將於 Stai...

  • 藝術展覽
  • 北美館特展
  • 台北展覽
女性藝術家的自由疆域:北美館特展《 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 》

在現代藝術的多元語境中,女性藝術家不僅表達了個人的情感經驗,也為當代文化開拓了新的思維與視角。北美館最新推出的「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特展,聚焦於女性創作者的內在世界,將她們在不同時期的藝術作品匯聚一堂,呈現從1950年代至今跨越時空的藝術表現。策展人蕭琳蓁以「飛地」為主題,靈感來自維吉尼亞‧吳爾...

破口與裂痕都成為美態:望氣 Pottery「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陶藝展

  「望氣」陶藝家林信志新作品以生命作為靈感,年初時他的愛貓咪波過世,但市面上遍尋不著好看的罐子,於是啟發他的創作,他以種子為罐子的造型,象徵著或許毛孩在某層面上沒有離開,依舊在心裡慢慢發芽,帶來另外一種重生意象,也呼應著生命的破口,人們放進去了什麼。在一嶼的展覽「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他讓每...

  • Marset
  • Inma Bermúdez
  • 西班牙設計
  • FollowMe燈具
一盞隨時隨地融入我們生活的燈 :專訪西班牙燈具 Marset 設計師 Inma Bermúdez

  設計師 Inma Bermúdez 為西班牙燈具品牌 Marset  設計的經典燈具 FollowMe 已經邁入十週年,FollowMe 以可攜帶式的溫暖光源陪伴大家各種人生時刻,不論是晚餐聚會或是閱讀時光,它一直是最理想的陪伴。設計師 Inma Bermúdez 堅持不妥協的橡木提把,它獨...

  • 日本品牌
  • PUEBCO
  • GROOVY
  • 日本生活品牌
日本雜貨品牌 PUEBCO 登台:讓舊物賦予生命,成為有意義的日常用品

  成立於 2007 年的 PUEBCO ,在他們的產品開發中,可以看出品牌對永續的細膩度,以及新舊融合的平衡。將具有年代的材質回收利用,物料再造的概念結合了實用和絕對視覺美感,做出讓大家真正需要的生活用品。PUEBCO 不僅僅的只是做出看似年代粗獷的商品,其中的小細節則是巧妙的運用皮革、黃銅,...

  • 米蘭
  • 設計旅店
米蘭 The Sister Hotel 飯店:住進擁有16世紀的修道院空間

  當藝術漸漸用各種面向滲透我們的生活時,這時藝術的商業性也被更加的廣泛使用,近年來有越來越多高檔飯店正建構起文化與藝術風潮。來自米蘭的 The Sister Hotel 正是將建築文化融入旅行的最好例子,The Sister Hotel 坐落在一棟 16 世紀曾作為修道院的建築裡,來自米蘭的室...

  • 飲食文化
  • 旅行
  • 義大利
  • 傳統市場
傳統美食集結地與牛肚包:佛羅倫薩 Mercato Centrale 中央市場

  中央市場 ( Mercato Centrale Firenze ) 位於聖老楞佐聖殿 San Lorenzo 附近,是一棟十分顯眼的巨大綠色建築物。而它的前身,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菜市場,始建於16世紀,是佛羅倫斯市區內最老的市場之一。市場原本是一個露天的菜市場,當時為了整合和改善市場環境,市政...

FLAT43是一家位於台灣的獨立線上雜誌,我們與具有獨特思維的品牌事物直接合作,透過整合量身訂製創意內容,經過企劃實現與實地編輯,原創影像和文字企劃是我們主要的核心,我們帶來新的視角傳遞生活風格。

COPYRIGHT ©2025 FLAT43. ALL RIGHTS RESERVED.

SUBJECT

  • Story
  • Lifestyle
  • Editoral
  • Culture
  • Features
  • About

INFO

  • 加入我們 三月 8, 2025
  • Copyright 版權聲明 十月 19, 2020
  • Partnership 合作聯繫 十月 15, 2020

聯絡我們

flat43@theflat43.com

 

  • Story
  • Lifestyle
  • Editoral
  • Culture
  • Features
  • About

FLAT43是一家位於台灣的獨立線上雜誌,我們與具有獨特思維的品牌事物直接合作,透過整合量身訂製創意內容,經過企劃實現與實地編輯,原創影像和文字企劃是我們主要的核心,我們帶來新的視角傳遞生活風格。

COPYRIGHT ©2025 FLAT43. ALL RIGHTS RESERVED.

SUBJECT

  • Story
  • Lifestyle
  • Editoral
  • Culture
  • Features
  • About

INFO

  • 加入我們 三月 8, 2025
  • Copyright 版權聲明 十月 19, 2020
  • Partnership 合作聯繫 十月 15, 2020

聯絡我們

flat43@theflat4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