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T43藝術

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一場從記憶、歷史與渴望出發的策展

在一個難以被快速定義的時代裡,台北雙年展選擇了一個難以翻譯的詞作為主題:「思慕」。這不是情緒的結果,也不是歷史的回顧,而是一種潛伏在日常、歷史、文化語境中的動能。 2025年第14屆台北雙年展以《地平線上的低吟》(Whispers on the Horizon)為題,由策展人山姆・巴塔維爾(Sam...

在影像的舞台裡,重新觀看現實的縫隙:北美館展覽 「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在攝影與影像持續被科技改寫的時代,「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試圖探問紀實影像從類比過渡至數位,藝術家如何重新編排觀看與記錄的關係?...

墨之情景:東京藝術家綱島礼子的流動世界

紙張吸收墨水的速度,取決於濕度與溫度,邊界因滲透而模糊,墨色逐漸沉澱後層層疊疊推進,彷彿時間在其中積累。來自東京藝術家綱島礼子,她的作品從墨水裡展開空間與偶然性的對話,將紙張、墨與水重新定義為「共作」的關係。...

巨型蜘蛛佇立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 Louise Bourgeois 的破碎與縫合,凝視與逃離

富邦美術館的展廳裡,鋼鐵結構的雕塑盤踞其中,在光線下閃爍冷冽的層次,仿佛將觀者困於時間的裂隙中。法裔美籍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帶著她的蜘蛛來到台北,牽引我們進入她的記憶迷宮。...

時間被攝影折疊,只有光影的堆疊與消逝:德國藝術家華安瑞

影像是一種時間的載體,而時間並非靜止的存在。德國藝術家華安瑞(Andreas Walther)自1998年起遊歷於歐洲與台灣之間,透過影像探尋時間與空間的交錯。...

穿過男木島的房屋與斜坡,展覽像風一樣滲進來:《漆の家》與《Ogijima Pavilion 》的材料、氣味與行走痕跡

男木島是一座沿坡地而建的小島,房屋層層堆疊於山腰之上,階梯與斜坡將日常動線拆解成無數段折返。與鄰近的女木島相比,這裡的高低落差更明顯,街道尺度更細碎,轉彎與轉折之間常需暫停確認。由於長期面臨人口外移,島上的居住密度逐年降低,空屋比例也隨之升高,目前全島常住人口僅剩百人上下,社區生活維繫於少數住戶與返鄉者之間。...

策展人杜依玲以虛構角色「陳美玲」,展開一場母職與身分的台灣女性書寫

夢想這個詞,在她們的日常中總是來得遲疑。有些話說出口時帶著停頓,有些回應則夾雜著壓抑與堅定。 「我追尋的女人:陳美玲 Mich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