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飲食的本質可以透過氣候、作物、信仰融合的文化來細細感受,T+T 這季落在台灣、馬來西亞與韓國三個地理帶之間,橫越了熱帶季風、赤道濕熱到溫帶季風的氣候分區,在不同飲食文化與氣候環境下生成截然不同的風味與料理方式,使這趟旅程有了更豐富的脈絡,也讓我們打開重新認識亞洲料理的契機。
從整份菜單可以看出主廚李至正與蔡元善以風味研究作為料理的出發,在拆讀每個文化區塊的味覺、調味結構與材料使用方式後,再依據 T+T 的思考框架來重新組構。
主廚在創作上有幾個明確方向,像是重新觀察生活裡常見菜色裡的風味,如台灣的甜酸、韓國料理對油脂與酸度的平衡、東南亞以香料與發酵建立的辛香,然後重新掌握對味覺的排列比例,調整了鳳梨蝦球的甜酸比、松子湯的乳化濃度、參峇的辛辣深度。最後讓料理回到結構本身,打破我們對風味的既有印象,當味覺被重新詮釋時,感受主廚對過去的經典致敬外,也吃出新的想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