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地域與時序的吃蟹旅程:Circum- 蟹宴記


俗諺說「菊黃蟹肥」,在東方的飲食記憶裡,蟹與秋密不可分,秋風吹起正是宣告
啖蟹的時節來了。因為物不當令不宜吃,蟹在秋季抵達成熟,展現出最飽滿與圓潤的滋味,吃蟹變成一種必須捧在手心細細感受的短暫盛事Circum- 依循時令,再次推出年度限定「蟹宴」,主廚羅偉誠 (Leo)七大秋蟹—— 鱈場蟹、松葉蟹、大閘蟹、香箱蟹等多款蟹種,從粵、川、浙、潮汕到日式懷石與現代料理技法等,解構蟹的多種性格再組風味呈現。


深刻連結華人飲食地域的吃蟹文化

延續主廚中餐廚藝的背景,
Circum- 在這場蟹宴菜單設計裡重新剖析深厚的華人飲食文化,從經典粵式芋蓉釀蟹粉、江浙風味的蟹黃蒸蛋,到川味辛香的麻婆蟹飯與潮汕撈蟹與避風塘蟹粥,將品蟹料理的過往精華點點吸收重新編排,轉化為 Circum- 對於華人料理的現代表達。團隊更細心處理了蟹肉,讓每一道料理都無需再剝蟹殼,便能品嚐到蟹膏蟹黃的脂香與蟹肉絲理的鮮甜。


海味的三層呼吸,層層疊出的風味

菜單開場從融合醉蟹意象的最中餅揭開序幕,三層結構裡以日式最中餅作為基底,中層將鮟鱇魚肝以雞高湯小火煮熟後,浸入特製紹興醉汁一夜,再拌入大閘蟹膏提鮮。最上層以雞油與薑末爆香松葉蟹肉,拌入大閘蟹黃與紹興醉汁,展現鮮味與油潤質地,佐以日本芽蔥、蒔蘿、紫蘇花與白鎮江醋凝膠,展示清香微酸的細膩滋味。

隨後
呈上以江浙「蟹黃豆腐煲」為靈感的蟹膏蒸蛋上湯。此道湯品以麵包蟹的豐腴蟹膏、蟹黃濃厚、肉質細緻作為底層主體,中下層為以雞湯蒸製的滑嫩蒸蛋與鮮香菇,中上層則是融合雞湯、雞油、花雕與金華火腿熬製而成的上湯,最上層覆以炭烤波士頓龍蝦片,層層堆疊出多重鮮味的變化。

Circum- 推出年度限定蟹宴
鮟鱇魚肝/花雕酒/最中餅展現層次風味,留存蟹與酒的幽香
主廚羅偉誠 (Leo)
黃柚/柴魚/昆布以清蒸松葉蟹腿為主軸,一口之中充滿了鹹、酸、鮮、香
魚子醬/燕窩/山藥融合廣式湯羹的細火工序與日式椀物的精緻技法


來自粵東與潮汕的風土線索

隨後的幾道料理中,主廚採用了多款廣東、潮汕的地區的經典特色菜轉譯在菜單中。如以
經典粵菜「荔蓉釀蟹粉」中的芋泥結合香箱蟹、大沙公與沙母與馬糞海膽等相結合的小點,酥炸芋蓉球融合了豬油、馬蹄、西芹的油香,搭配海膽的濃郁鮮味與底部蝦醬的微辣尾韻,形成一道層次分明的印象之作。

九月份的一趟廣州之行,主廚體驗了「撈魚生」文化,從魚肉的冷盤為出發,融入秋蟹與廣式調味,將麵包蟹拌入特製生醃醬油,並淋上雲林虎尾花生油與自製辣椒油,添上堅果香與微辣尾韻,而上綴以薄荷苗、香菜苗、蝦夷蔥、手指檸檬、芥末橄欖油晶球與巴薩米克醋晶球,帶來清新與酸香的跳躍層次。港式經典的避風塘炒蟹在主廚的設計下轉換成一蟹雙味的表現,鱈場蟹腿佐上蒜酥、辣椒、豆豉與
滑潤潮州粥的雙味設計鋪陳出辛香與滑潤。

回歸經典清蒸手法與款待的暖味餘韻

清蒸是料理蟹最常見的手法,也被描述成最能保留其鮮美的原味。
以清蒸松葉蟹腿為主軸、中層為柴魚雞湯果凍蟹球與底層的黃柚昆布醬呈現三層風味,將海味的輕盈演繹為鹹、酸、鮮等滋味。接著以粵式湯羹與日式椀物精神融合的蟹肉真丈,透過上湯凍、白燕窩與熱清雞湯的溫度交錯,展現細緻工藝;最後以和牛、花椒、豆瓣結合出「豪華麻婆牛飯」,從越光米、和牛油香、白子的滑嫩到蟹肉的清甜,讓辛麻與旨味層層堆疊。整份鹹點章節以技法、香氣與地域文化串起,一路鋪陳至尾聲,建立初蟹宴的多樣可能性。

飯後甜點在華人文化中象徵圓滿,也延續款待之意。在蟹的寒性之後,
Circum- 以黑糖與薑串起三道溫潤甜品,讓味覺緩緩落地。「鳳梨」從鳳梨酥再創造,以酥皮、黑糖薑香與酸甜果餡;「冬瓜」以水信玄餅為靈感,將嫩薑與黑糖冬瓜茶化為清透涼感;「南瓜」則以黑糖菠蘿皮包裹栗子南瓜與老薑的柔滑甜餡,溫暖而不膩。三者以溫柔的方式收束全席,平衡前段蟹料理的層次,也延伸出款待的餘韻。


Circum-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B2

 

@circum1005

蟹的鮮味容易在酥炸過後流失,主廚特別融合豬油包裹蟹香,保留滋味
發想自廣東潮汕地區的撈魚生文化,以魚露/柑橘/五辛帶來清新與酸香的跳躍層次

影像:
文字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