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汽車路沿著基隆山前進,面海鄰山的自然美景開闊了視野,走進建築錯落不齊、寧靜幽謐的九份山城,彷彿進入了電影《悲情城市》裡的舊日時光。這裡過去以產金聞名,人們為了生活紛紛攜家帶眷聚集於此,依著山建立家園,為九份打造熱鬧繁華的景色,不過之後,因金礦開採殆盡,人潮逐漸散去而一度落沒。直到八〇年代過後,九份的第一間茶藝館「九份茶坊」在1991年開張。從此以後,來九份「喝茶」變成一件重要的事。
要前往九份茶坊,可以從基山街的老街入口進入。隨著小路前進,或是沿著狹小逶迤的輕便路往上。穿過長長的階梯,可直達老街中段。繼續朝景觀台的方向前進,穿過宛如隧道的老街,當再次看見光亮時,別忘了放慢腳步;因為九份茶坊就在旁靜靜佇立。
相較於老街前段熱鬧的模樣,這側則是較為清幽。而九份茶坊位在的這間老房,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這裡過去可是臺陽礦業公司所長-翁山英的住所。翁山英是最初鼓勵礦工們攜家帶眷來九份定居,是奠基在地繁榮的重要人物。在淘金時代過去後,則變成了水池仙內科診所,現在當地許多長輩,都是在此出生。
藝術家洪志勝過去因跟著老師來到九份寫生,對此地印象深刻。有次因緣際會認識了老房的故事,對這棟有著承先啟後意義的空間情有獨鍾,便決定買下來。由於當時台灣的茶藝館文化十分興盛,而洪志勝也喜愛喝茶,在經過市場調查之後,決定在九份開茶藝館。
將老屋的模樣停留在茶藝館最美好的年代 —
使用炭爐燒水的情境,或許在早期台灣茶藝館才會看見,但九份茶坊每在中秋之後,端午之前,天氣還尚未太熱時,都是使用木炭燒水。店裡還能看見台灣過去常見的茶甕、茶桶、謝籃、紅眠床等等。而老屋架構則是維持其既有的樣貌,保留了傳統石綠色的門窗、樑柱;若有損壞之處,便以檜木老料修補。「檜木很軟,只要有稍微堅硬的物體刮到,就會有痕跡,但我們想要保留的,也就是這個痕跡。」對九份茶坊來說,每個使用的痕跡都是老屋的一部分。也或許因為這些痕跡紀錄了整個九份茶坊品牌的成長,也讓這裡多了一份山城的樸實生活感。
在這裡喝的是生活茶 —
九份茶坊也自行開發與設計商品,九份茶坊的核心理念為「生活茶」。仔細看,還可以發現隱藏在四處的店招牌-金銀花圖樣 。「過去九份產金,而金元寶可以說是人們對金最直覺的連結。所以我們將三個金元寶組合,組成像是朵金銀花的形狀 。」這些器具中也有許多使用上的小巧思;像是店裡使用的金銀花壺具組,是由一個蓋碗與一個茶海組成,堆疊在一起方便收納攜帶。而蓋碗旁有三個金銀花圖案的壺鈕,除了裝飾之外,也可以避免直接觸碰燙手。除了與茶相關的生活器具,店裡還有許多以貓為輪廓的陶瓷佇立在空間各處;這些作品都是出自於陶藝家吉村綠的創作。
「雙併連棟式街屋」
九份裡的傳統連棟式街屋,早期的設計規劃是前半段是店家,中間是天井,後面為住家。從鄰基山街的空間再往裡走去,會發現九份茶坊整個空間不只狹長,更往地底下延伸。站在中央連結兩側的木橋,天井的光影投射在下方的水池。原本作為淘金用的水池,在藝術家親手改造後,疊上層層老石磨,變成聽得見水聲潺潺流動的活水。一旁燈光幽微的用茶區裡,不時傳來注水聲與陣陣茶香;讓心逐漸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