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是通往根源的途徑,而時間留下的味道永遠誠實:專訪新加坡餐廳 Zén 主廚 Martin Öfner

 

午後的濕氣在 Bukit Pasoh 的街角輕輕散開,新加坡餐廳 Zén 位在丹戎巴葛區一棟建於 1926 年的歷史保留店屋三層空間中。Zén 是瑞典主廚 Björn Frantzén 旗下三星餐廳 Frantzén 的姊妹餐廳,也是 Frantzén 集團首個海外據點。餐廳在 2018 年 11 月與 Unlisted Collection 合作開幕,2019 年即獲得米其林二星,2021 年摘下三星。

主廚 Martin Öfner 來自奧地利提洛爾,那裡是一個被阿爾卑斯山所環抱的地方,當地的飲食與四季變化緊密相連,這樣的成長經驗教會他懂得尊重食材,也理解著簡單本身所帶來的安定感。Martin 說起母親做的胡蘿蔔蛋糕時,總會想起那碗從家裡步行幾分鐘就能在農場買到的新鮮鮮奶油。

 

簡單本身所帶來的安定感

當 Martin 搬到斯堪地納維亞半島,後來又搬到亞洲時,他相信自己多少保留了這種感覺。而在 Zén 餐廳,他不會刻意複製奧地利菜餚,他將同樣的紮實和真誠融入菜餚中。例如,維也納炸肉排雖然不在菜單上,但「要把事情做好」的那種紀律,始終存在於他的廚房裡。

料理是一種尋回根源的方式,當北歐的冬夜轉換成赤道的午後,他說:「我帶來的不是奧地利菜,是一種做菜時的誠實感。」

發酵技術在 Zén 廚房裡扮演重要角色,使北歐、法式與日式風味之間產生和諧,平衡與濃度則是基礎的原則。延續經典 Frantzén 菜式的風格,也由兩位行政主廚 Tor Aik Chua(TC)與 Martin Öfner 共同開發的新創菜餚。

 

節制與親密的空間對話

抵達 Zén 時,顧客就像造訪朋友住宅般的按門鈴進入。音樂在空間中扮演核心角色,空間的音量恰到好處,讓顧客依然維持對話的流動與私密。用餐體驗依照「家庭」般的氛圍展開,顧客首先於一樓「廚房」的沙發與扶手椅間享用開胃小點與餐前酒,再移至二樓「餐廳」進行主菜環節。而餐具細節上,挑選瑞典傳統手繪 kurbits 圖樣的 Moraknive 刀柄,以及瑞典陶藝家 Calle Forsberg 合作製作的開胃小點底座,每一物件都經過精心挑選,讓整體體驗在細節裡顯得自然又完整。

用餐結束後,顧客會被引領至三樓「客廳」,天氣允許時可以走上陽台眺望城市屋頂與夜景。從進門那一刻起, Zén 細膩的帶入一種親切且沉靜的氛圍,簡約的色調、質地與材質,讓瑞典設計與日式美學自然融合。入口的水景、柔和燈光、還有服務人員隨時為顧客遞上的羊絨披肩與毛毯,都讓顧客能將注意力集中於餐桌與同伴間的時光,將城市喧囂留在門外。

 

發酵技術在 Zén 廚房裡扮演重要角色,使北歐、法式與日式風味之間產生和諧
主廚 Martin Öfner
平衡與濃度是 Zén 基礎的原則



 

FLAT43:在 Frantzén 與 Zén 的廚房裡,你身處精準融合北歐與日式的體系中。從歐洲那種歷史悠久、層次深厚的料理傳統出發,你是怎麼在這樣的風格中維持自己的風味與個性?

Martin Öfner:對我來說,重點在於「清晰」。北歐與日式料理哲學都強調克制、精準與對食材的尊重,這和我在歐洲接受的訓練,以及我對理想餐廳的想像非常契合。我保持自己風格的方法,是透過風味的層次處理 —— 要有力量,但不能厚重。菜餚外表也許極簡,但在入口時,我希望它能慢慢展開深度與質地。

 


 

FLAT43:創造力對你來說是否會受到環境形態的影響?像是來到熱帶的新加坡後,你如何重新詮釋「季節」這個概念?這裡的氣候是否改變了你對時間與食材的感知?

Martin Öfner:搬到新加坡讓我完全重新思考「季節感」。在奧地利或北歐,季節是清晰的春天有嫩葉,夏天有漿果,秋天是菇季,冬天是根莖類。這裡的氣候則始終如一,但我開始從不同地區的食材流動中看見新的「季節」。例如日本柑橘的收成、歐洲菇類的到來、或是當地農場的新鮮蔬菜,它們共同構成另一種時間感。新加坡讓我學會將「季節性」從氣候中抽離,轉而專注於食材跨地域的流動與變化。這是一種更具世界觀的感知方式。

 


 

FLAT43:近期有哪位廚師讓你印象深刻、或帶給你啟發?

Martin Öfner:來自巴黎 Maison Sota 的 Atsumi 主廚。我去年十二月在那裡用餐,那可能是我這一年吃過最精彩的一頓午餐。整場餐食在強烈與輕盈之間達到絕妙平衡,讓我再次意識到「細緻」並不代表「拘謹」,它可以同時慷慨、精準、又極具享受。那樣的體驗讓我重新思考料理的可能性。餐廳的自然酒單也與菜式搭配得極好。過幾週後我又再去吃了一次晚餐,依然非常喜歡。

 


 

FLAT43:在新加坡,有沒有特別喜歡的街頭小吃或日常愛去的店?如果要推薦給台灣的讀者,你會推薦哪些?

我喜歡新加坡高級餐飲與小販文化之間的對比。下班後我常去 Tong Ah Eating House 吃蝦醬炒空心菜、炸雞翅,再配上一瓶冰啤酒,簡單又滿足。若是夜深了,我通常在家煮一碗冷烏龍麵。洗完熱水澡後,坐在陽台邊吃麵,看著熟睡的城市。這些時刻總提醒我,食物不一定要精緻,只要誠實、能撫慰人心就足夠了。在家鄉我們常說:「飢餓是最好的廚師。」我想我會一直相信這句話,直到最後一天。

 

Zén

地址:41 Bukit Pasoh Rd, 新加坡

 

https://www.restaurantzen.com/

抵達 Zén 時,顧客就像造訪朋友住宅般的按門鈴進入

文字:
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