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與時間中尋找溫柔的定義:法式餐館 Chaud Doux 由態芮主廚何順凱監製

 

由米其林三星餐廳「態芮」(Taïrroir)主廚何順凱(Chef Kai Ho)擔任監製,Chaud Doux 為其監修下所推出的全新法式餐館。主廚林庭右(Chef Leo Lin)負責掌勺,曾於法國當地多間米其林餐廳歷練,具備完整的法式料理經驗與現場實作背景。

在法文原意中,Chaud 是溫暖;Doux 是溫柔。「Chaud」象徵爐火的熱度與料理的香氣,是廚房裡縈繞不散的煙火氣息;「Doux」則承載溫柔與貼心,代表服務中的細膩體貼,及眼神語氣間的柔軟心意。一道料理,不只是味覺的滿足,更蘊含背後的體貼與關懷。而在台語中,Chaud Doux」的諧音「siu-tōo」意為「相遇」,寄託了兩位主廚對於餐桌際遇的美好想像。品牌核心精神 「溫暖做菜,溫柔待人」,正是 Chaud Doux 最重要的信念與初衷。

而在台語的音韻層面意外與「相遇」(siu-tōo)諧音,寄託了兩位主廚對於餐桌際遇的美好想像。品牌核心精神 「溫暖做菜,溫柔待人」,正是 Chaud Doux 最重要的信念與初衷。

 

里昂 Bouchon 文化,成為 Chaud Doux 的靈感與精神

Chaud Doux 以里昂 Bouchon(經典法式小館)為根基,餐點中如 Cake aux Oreilles de Cochon(豬耳蛋糕)、Pâté de Campagne(鄉村肉派)、Bouillabaisse(馬賽魚湯)等品項,都來自法國不同地區之飲食典型,以材料的物理狀態為主軸,配合溫度與時間的控制,在飲食文化中建立更加經典與傳統的保留。

里昂作為法國傳統料理的發源地,孕育了無數樸實卻雋永的日常風味。在十九世紀初期,里昂的飲食發展在工業化過程中,逐漸形成自主性的家庭式餐飲型態。Bouchon 這類餐館在街區密集分布,空間的規模小、供應時段卻固定,主要服務對象為布商、鐵匠、織工與皮革加工者等從事技術性勞動的男性群體。料理的內容會依季節與內臟類副產品為主,調味上具鹹度與油脂量的強度,用以應對長時間體力勞動所需的熱量補充。

里昂這樣的餐館歷史發展與巴黎高端餐廳路線呈現平行軸線,兩者都是成為現代法國飲食文化的重要分支,不同之處在於 Bouchon 注入更多輕鬆氛圍的飲食風格,並以當季食材為主。在地理上,里昂位於隆河(Rhône)跟索恩河(Saône)中間,城市由丘陵、階地與水道交錯構成,農產物流與內陸動物飼養發達,造就以內臟、香腸、鴨脂等為基礎的飲食系統。

米其林三星餐廳「態芮」(Taïrroir)主廚何順凱(右),主廚林庭右(左)
Chaud Doux 的名稱意指「溫熱與柔軟」,是主廚何順凱對法式飲食文化的重新詮釋
Chaud Doux 以里昂 Bouchon(經典法式小館)為根基
豬耳朵蛋糕 Cake aux oreilles de cochon
鄉村肉派 / 鴨肉・梅花肉・雞肝・開心果・無花果
馬賽魚湯 / 每日鮮魚・胭脂蝦・干貝・淡菜


法式家常的時間縮影

大蒜香芹奶油烤大蛤,靈感來自巴黎經典的焗田螺(Escargots au Beurre Persillé),此道料理最早出現在巴黎廚具老街──蒙托格伊路(Rue Montorgueil)。Chaud Doux 選用大蛤,透過奶油香芹與大蒜包覆,展現一種直接、熱烈、近乎本能的濕地料理,讓乳脂香氣與海洋礦物交錯於一口之間,成為法式餐桌裡最具鄉土氣息的場景片段。

在台灣,要重現南法鄉村料理的精神並非易事,其中一道以「雪巖雞」為主角的烤雞料理,便試圖在風味與敘事之間找到一種真實的還原。雪巖雞的血統混合了台灣在地品種與法國蘆花雞,在飼養過程中強調環境潔淨與運動空間,形成緊實卻帶彈性的肉質。料理方式選擇貼近普羅旺斯地區家常風格,將自製奶油混合柑橘香氣,填入雞皮與肉之間靜置入味,接著以慢火爐烤,使香氣從內部滲透,最終形成厚實香脆的表層與柔嫩的口感。

搭配的皮拉夫飯則將法式香料轉化為細緻的米飯口感。選用印度香米 Basmati,以干蔥、白酒、雞高湯與薑黃、綠豆蔻等香料共煨,飯粒鬆散但飽含湯汁,最終以烤雞油收尾,形成一體兩面的風味承接,讓脂香、酸度與香料濃度彼此堆疊,在一道單人餐桌上完成小型地中海地景。

 

在空間設計與細節營造上,Chaud Doux 確實到位的將法國小酒館的輕鬆氛圍復刻,法式的優雅與細膩精神展現於每一處細節。柔和的燭光與溫潤的燈影,映照在木質桌椅與藤編靠背上,營造出親切卻帶有格調的氛圍。白天,透過窗邊自然灑落的光影,使綠意與餐桌相互映襯,到了夜晚,燈火與燭光則添上法式小館特有的親密與溫暖。

Chaud Doux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13巷6弄11號

 

@Chaud Doux

洋梨巧克力脆皮泡芙

影像:
文字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