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琳蒸餃館位在忠孝東路四段的頂好名店城內,樓上是診所與辦公室,樓下則暗藏著一個美食廣場。沿著一樓入口旁的樓梯往地下一層走,就能看見它安靜地佇立在美食街的轉角。
這座曾經輝煌的商場,現在已變得燈光昏黃,沿階而下是服飾與雜貨零售的複合攤位。空調老舊,天花板偏低,卻維持著某種近似1980年代百貨的堅韌節奏,紫琳便藏在這樣的位置,半明半暗的梯間一側。
靜態快餐的敘事場域與中午流動的人潮
像紫琳這類小吃店常介於市中心與住宅區之間的區段,出現在我們熟悉但不會刻意尋找的街區裡,只在某些轉角、辦公室與市場之間存在著,黏附在生活與勞動的節奏間。
在效率與隱性慣性之間,穩定佔據著一種可靠的飲食需求;流動著不明顯卻穩定的中午人潮。進食與工作之間的那段縫隙,被這些店家緊密填補。蒸餃與酸辣湯沒有標榜地方特色,但每日中午蒸氣仍準時升起。蒸氣、紙袋、酸與辣的組合,讓我們不必思考選項,只需在規律中完成飽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