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與畫家Jago(簡捷)談起重拾畫筆的過程,在他的一股暖流下找尋生活創作的靈感,並透過實地對談傳遞著他對創作人生的正面態度。
刺青師Jago的工作室位於新北市蘆洲。從捷運站周邊走往工作室的小巷途徑,對比一個街口外住商混合區的喧鬧吵雜,Jago的工作室被包圍在擁有一致性的二丁掛民宅裡頭。才打開樓下大門,已經聽到位在二樓的親切問候聲,他悠閒地站在陽台前,背景是他親手照料的植物群們。若是初見Jago,俐落的平頭,手臂散落的刺青,鼻環造型,還未和他對話前,一不小心就會誤以他是個不苟言笑或冷酷的人,實際上與Jago接觸過的人都會感受到他的溫暖,一陣寒暄之後,才發現他的性格與作品一樣細膩溫暖。他帶我們走入後方微透黃光的空間 ,細細為我們介紹起牆面上歷年來的畫作與隨意的刺青小樣。牆上一幅16:9比例的三格畫作,在透明壓克力下是強而有力的手繪作品,線條溫潤而自由,安靜的懸掛在空間內。生活在其中感染著自己不忘初衷的繪本夢想,這是以布偶狗「捷狗」為出發的連環畫作,因為小時候吵著要養狗,Jago媽媽便送給了他與哥哥一人一隻布偶狗,布偶狗自此便成了繪本下的主角「捷狗」。打開Jago累積一年的刺青作品集,不管是以粗獷的毛筆或是細膩的沾水筆作畫,線條都是一樣的純粹。不帶線稿的自在,著重在筆墨下的特殊韻味讓人一眼就留下深刻印象。
從廚師變成全職創作者 ——
Jago爸媽家位在雙溪,即便大學及出社會後就比較少回去了,但是他和爸媽的感情還是非常深厚。從小父母對於他作的決定不僅不過度干預也總是表達支持,而我們在家裡也可以看到許多這樣的痕跡。落地窗上掛著媽媽手寫祝福的風鈴,當風吹進門內時,祝福便搖曳在空氣中,在認識Jago之時,他還在「貓下去敦北俱樂部」當廚師,接受正統美術教育的他是如何從一位美術系學生走入廚師的行業,又如何在這之中回歸到以畫畫為本的刺青工作是我們非常好奇的地方。
「我畫不下去了,不知道要怎麼畫下去了。」
走訪「料理之都」里昂期間,深感廚藝或許是一項遊走世界的本領,以里昂Institut Paul Bocuse (保羅‧伯居斯)餐飲學校為目標,Jago打算在台灣立下廚藝基礎,幾年後再重返法國繼續學習。「那時候有那個夢,想說喜歡廚藝是否要去法國,先在台灣培養基礎。先了解自己的文化。廚藝是一個可以走出台灣的技能,作為文化上的交流。」
回到台灣後,憶及上工的前一週,媽媽還幫他製作了一條專屬的半身圍裙,上面有隻專屬的捷狗圖案。Jago會把廚刀細心的包裹在圍裙布內,帶著它上班。圍裙宛如一種刀袋,「我喜歡一個東西,他甚至有兩個功能。」相較於其他同事都把刀留在店裡,Jago則堅持每天都要攜帶刀袋回家進行磨刀的過程。「對這種東西我有種執著,天天磨刀刀才會利,結果磨半年下來,第一把刀就壞了。」
一下子,兩年半的時間就過了,廚房忙碌、高壓的生活讓他更珍惜於休假的時間。「你在裡面水深火熱是一回事,但人家在外面看到廚房生活是多采多姿。」他開始有了創造另一項事業的想法,不僅可以平衡生活的節奏也能創造額外收入。「在利用休假的時間,可以捏陶還是刺青呢?」另一方面也是有感廚房工作取代性較高,除非是主廚的等級,在非亞洲地區要做為一種交流與交換,太過於理想化。「功夫功力是需要時間的累積。我只會說我是廚房工作者。」他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