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跟魔女宅急便的KIKI一樣「使命必達」;愛做菜的刺青師 JAGO 簡捷

我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與畫家Jago(簡捷)談起重拾畫筆的過程,在他的一股暖流下找尋生活創作的靈感,並透過實地對談傳遞著他對創作人生的正面態度。

 

刺青師Jago的工作室位於新北市蘆洲。從捷運站周邊走往工作室的小巷途徑,對比一個街口外住商混合區的喧鬧吵雜,Jago的工作室被包圍在擁有一致性的二丁掛民宅裡頭。才打開樓下大門,已經聽到位在二樓的親切問候聲,他悠閒地站在陽台前,背景是他親手照料的植物群們。若是初見Jago,俐落的平頭,手臂散落的刺青,鼻環造型,還未和他對話前,一不小心就會誤以他是個不苟言笑或冷酷的人,實際上與Jago接觸過的人都會感受到他的溫暖,一陣寒暄之後,才發現他的性格與作品一樣細膩溫暖。他帶我們走入後方微透黃光的空間 ,細細為我們介紹起牆面上歷年來的畫作與隨意的刺青小樣。牆上一幅16:9比例的三格畫作,在透明壓克力下是強而有力的手繪作品,線條溫潤而自由,安靜的懸掛在空間內。生活在其中感染著自己不忘初衷的繪本夢想,這是以布偶狗「捷狗」為出發的連環畫作,因為小時候吵著要養狗,Jago媽媽便送給了他與哥哥一人一隻布偶狗,布偶狗自此便成了繪本下的主角「捷狗」。打開Jago累積一年的刺青作品集,不管是以粗獷的毛筆或是細膩的沾水筆作畫,線條都是一樣的純粹。不帶線稿的自在,著重在筆墨下的特殊韻味讓人一眼就留下深刻印象。

 

從廚師變成全職創作者 ——

Jago爸媽家位在雙溪,即便大學及出社會後就比較少回去了,但是他和爸媽的感情還是非常深厚。從小父母對於他作的決定不僅不過度干預也總是表達支持,而我們在家裡也可以看到許多這樣的痕跡。落地窗上掛著媽媽手寫祝福的風鈴,當風吹進門內時,祝福便搖曳在空氣中,在認識Jago之時,他還在「貓下去敦北俱樂部」當廚師,接受正統美術教育的他是如何從一位美術系學生走入廚師的行業,又如何在這之中回歸到以畫畫為本的刺青工作是我們非常好奇的地方。

 

「我畫不下去了,不知道要怎麼畫下去了。

走訪「料理之都」里昂期間,深感廚藝或許是一項遊走世界的本領,以里昂Institut Paul Bocuse (保羅‧伯居斯)餐飲學校為目標,Jago打算在台灣立下廚藝基礎,幾年後再重返法國繼續學習。「那時候有那個夢,想說喜歡廚藝是否要去法國,先在台灣培養基礎。先了解自己的文化。廚藝是一個可以走出台灣的技能,作為文化上的交流。」

 

回到台灣後,憶及上工的前一週,媽媽還幫他製作了一條專屬的半身圍裙,上面有隻專屬的捷狗圖案。Jago會把廚刀細心的包裹在圍裙布內,帶著它上班。圍裙宛如一種刀袋,「我喜歡一個東西,他甚至有兩個功能。」相較於其他同事都把刀留在店裡,Jago則堅持每天都要攜帶刀袋回家進行磨刀的過程。「對這種東西我有種執著,天天磨刀刀才會利,結果磨半年下來,第一把刀就壞了。」

 

一下子,兩年半的時間就過了,廚房忙碌、高壓的生活讓他更珍惜於休假的時間。「你在裡面水深火熱是一回事,但人家在外面看到廚房生活是多采多姿。」他開始有了創造另一項事業的想法,不僅可以平衡生活的節奏也能創造額外收入。「在利用休假的時間,可以捏陶還是刺青呢?」另一方面也是有感廚房工作取代性較高,除非是主廚的等級,在非亞洲地區要做為一種交流與交換,太過於理想化。「功夫功力是需要時間的累積。我只會說我是廚房工作者。」他如此表示。

 
 
出繪本一直是Jago的夢想
小時候Jago媽媽送給他跟哥哥一人一隻的布偶狗「捷狗」
身上的刺青都是好友的作品
Jago的手寫中文字作品
媽媽為Jago手工製作的專屬半身圍裙


「我立志像魔女宅急便裡的Kiki一樣,使命必達。」

這股想法日益增強,成為一個支持行動的念頭。跑下台中,和從事刺青的朋友學習,從人工皮開始,到在自己腿上刺下第一個作品。「不管你做得好或壞,總會有一個物質上的回饋。」「正因為我那時很想賺大錢,在上班騎車途中,還用耳機聽著線上行銷課程。」Jago嘗試以現代行銷的角度經營自己的品牌,除了用圖像讓客戶認識他的風格,也以文字輔佐加入整體作品的背景與氛圍。「人家只認識你的產品,那你是一個刺青師,不是你的品牌。」他盡量每天發文,維持住觀看流量。「我立志像魔女宅急便裡的Kiki一樣,使命必達。」「要是我畫不了圖,就寫字。」當然我是真的有感觸才寫,也是一個讓人認識品牌的方法,希望跳脫出單純的產品思維。」

「回去練習基礎的東西,就是讓自己不要停下來的一個好方法。」

這樣的方式讓Jago在短短半年內累積了不小的人氣,在正職之外的休假空擋排了滿滿的刺青工作。連同行的友人都不禁開玩笑說沒有一個新手刺青師有這麼大的運氣。或許正是因為Jago緊抓了現代社群媒體的互動成分產生出了粉絲黏著力。「現今社群媒體,需要他人的認同來建構自己的價值。」Jago如此表示。

 

在重疊廚師與刺青師的身份幾個月後,能自由掌控時間的刺青工作讓他自覺更能好好靜下來體會生活。「這些月下來,讓我在事件上看見自己的企圖心,考慮更多實際面,不只是被錢財所控制。」除了一個月最多30~40組客人的預約量外,剩下來的時間Jago拿去進修自己的畫畫技術,「刺青與畫畫的技術就像功夫一樣需要時常訓練,往前看就發現自己渺小。我想有一天能成為很會畫畫的人,想要追求極致。回去練習基礎的東西,就是讓自己不要停下來的一個好方法。」

 

談到未來規劃,以防有個人的職業倦怠,Jago想運用身邊眾多的藝術家朋友們成立一個複合式的品牌,將大家串連再一起,不是只是關起門來做自己的事情。形式上可能是從實體空間,打造生活品牌,展出與販賣藝術作品,現代的刺青更像是一種藝術的認可與呈現。對刺青師Jago來說,刺青不但是他重拾畫筆的契機,也是一個讓他接續生活改變的模式。  


看更多Jago簡捷作品 Instgram 

 


文字:
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