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印度縱貫:0m 至 4300m 的究極混亂與魔性魅力

 

甫落地印度首都新德里機場,讓人畏懼每隻蚊子,預設它們都帶原瘧疾。清晨在小攤吞下第一口Masala Tea(一種香料混合奶茶),腸胃惴惴不安,路人一咳嗽,就想像空氣裡飄散某種遠古病毒。

社群媒體形塑的刻板『印』象,隨著天數增加,漸漸被這國度的魅力卸下⋯⋯

 

0m:首次接觸

吉普車朝北方山區Uttarkashi搖搖晃晃而去,被視為聖物的牛,在分隔島打盹,在車陣若無其事,在垃圾山覓食。小朋友提著不明的果子,緊貼車窗手腳比劃索取錢,『This is India』司機 Deepak 這麼說,一句話仿佛能合理化所有亂象。

 

4300m:沒訊號的日子

Fachu Kandi Pass 是原訂的克什米爾七大湖健行(KGL)的備案A、北方洪災的備案B、道路坍方的備案C,出發前一週才定案,一波六折,MBTI 沒有 P 會承受不了。

四日的健行路線飽覽森林、草原、谷地、湖泊、雪山與牧羊文化。沿途碎石閃耀著銀色礦澤,白、黃、粉、紫的花朵點綴著植被。男嚮導 Sono 偶爾會收集一束送給女嚮導 Sami,嗑這對「CP」是我們休息時的娛樂。牧羊人用石板砌成屋子,只有一廳——廚房、臥室、客廳,那是他們整個夏天的家。層巒疊嶂的岩峰像魔戒第二集洛汗國出現座狼的場景,羊、牛、馬、驢不時出現在林間,而我總期待著瞥見老虎的斑紋。

有驢隊的好處是五星級的營地體驗,連如廁都有專用帳篷,在台灣高山可是要光著屁股給水鹿看的。隨行廚師 Babloo 總是能變出多種菜色,連咖哩口味都有變化。在廚房帳看著他靦腆地料理、交流台灣的美食,是每天一大樂趣。Masala 是一種香料搭配概念,添加蜂蜜、薑末或不同食材,讓奶茶風味各樹一格。Lassi 喝起來像是保久酸奶,發音跟效果有異曲同工之妙。Dosa 是一種像煎餅果子的食物,餅皮香脆,裡頭包裹蛋和配料。「思哇底斯」是他教大家的第一個印度單詞,表示「美味」,也許是希望我們多給他情緒價值。眾人在客廳帳唱歌、玩遊戲,沒訊號的日子,笑聲更多了。

 



2000m:最純粹的好奇

風塵僕僕地從海拔四千,下降到海拔兩千多的傳統村落,我們宛如明星,登上全村熱搜榜第一。看著接待我們的老伯一家,臉上堆滿自豪的神情。村民們在廟前的小道上聚集,我們將身上的台灣零嘴分送給孩子們。

他們羞澀地蹲在矮牆邊,貼著門板,像貓一樣,悄悄從四面八方聚攏,保持微妙距離,端詳、打探著。隔日回到德拉敦,飯店前台竟拿出我們在村子的大合照,指認出我們。走紅印度的感覺實在奇妙,也才正要開始。

 

0m:謝謝印度的喜歡

首都新德里,完全能滿足每個人對髒亂的期盼。尤其在月光市集,那可是亂得一塌糊塗。空氣中滿是粉塵,混雜全新的嗅覺體驗,還有熟悉的尿騷味。泰姬瑪哈陵也許是我最期待、也感受最平淡的。在寺廟裡、大街上、地鐵上、餐廳裡、景區內與當地人聊天,才是整趟旅程最閃耀的記憶。

大學生分享禮佛水晶濕婆神流程的美麗故事,並推薦我們一定要吃 Butter Chicken —— 天知道這會是我們在印度最鍾愛的料理。來辦理歐洲簽證的南方青年,與我們在同一座城市巧遇兩次。三個小女孩當我們十五分鐘的嚮導,帶我們深入、再深入貧困居民區。最後嘗試了熱情的印度理髮,被當肥羊加價坑殺。

旅程中數次打開地圖,放大、再放大到台灣的位置。我們很可能是許多印度人此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遇見的台灣人。我們也都好好地讓他們感受到台灣人的可愛與真誠了。「咻個里呀」是印度語的「謝謝」,謝謝印度。「洽摟」是印度語的「出發吧」,有機會出發去印度看看吧。

Guest Editor

Jacky Wang

天馬行空的心性,拍紀錄片的眼睛。相簿裡藍藍綠綠,以及世界的人群。在危險的地方流浪著,感受靈魂的形狀。


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