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是一座曾被摧毀的城市,但這座城市卻是日本現代建築誕生的重要地方。自戰後重建起,城市的建築在數十年間不斷被重新定義。我們從丹下健三的和平紀念館開始,到村野藤吾、黑川紀章的公共建築群,城市以建築為紀錄,記錄著人們如何面對時間。
Suppose Design Office 的吉田愛說過,廣島的創造力來自地形與氣候之間的張力,海與山的距離如此短,讓城市與自然共同呼吸。
廣島建築節以讓「建築作為語言」開場,對建築師伊東豐雄而言,廣島是人生中一次必經的朝聖。他在訪談中提到,許多人為藝術前往直島,卻少有人為建築來到廣島;而這場展覽,正是讓建築回到廣島,讓大家對記憶中的廣島有新的體驗。
《廣島建築展 2025》(The Hiroshima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2025)是日本新設立的三年制建築節,由神勝寺禪博物館與庭園背後的「神原與常石基金會」主辦,展期橫跨廣島市、福山與尾道等多個地點。展覽匯聚二十三組建築師與藝術家,包含九位普立茲克獎得主——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伊東豐雄、藤本壯介、石上純也、長坂常等。
展覽與歌本哈根 3 Days of Design 的概念相似,以整座城市作為展場。展覽將八個展區散落在不同地點之間,觀眾需要穿行於山坡與街巷,透過行走感受建築與地形、氣候、歷史之間的共存。像是神勝寺禪博物館的池塘與山坡、尾道的舊倉庫與公寓樓、廣島市現代美術館的代謝派建築,都在強調透過建築重新喚起城市。參觀者沿著地圖走入廣島真實的地景,在自然與結構交錯的邊界中觀看建築如何成為當代日本精神的延伸。
在戰後的八十年裡,廣島的建築始終與再生有關。從丹下健三以「和平」為命題的紀念館,到黑川紀章為城市創造的立體交通與綠化層,建築都以回應時代的方式呈現,讓不同世代的建築師在同一座城市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