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ch Modern 亞紀畫廊以雙展形式對照台灣戰後以降的藝術實踐,展出《另一片天空的異國雲彩-關於抽象》,以陳德旺、陳庭詩兩位長期獨立於主流體系的藝術家為起點,延伸至李德、許雨仁、林亦軒、楊乃臻等六位藝術家,對戰後與當代的抽象藝術發展提出觀察與再詮釋。展覽同時與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舉行的寫實展《凝視他方的旋轉小路》對應,呈現兩種觀看方法在當代藝術語境中的並置與共振。
當抽象不只是形式,展覽呈現戰後至當代的內在精神探索
紐曼(Barnett Newman)1948 年在〈崇高就是現在〉一文中即提出,在神話與宗教退場後,藝術如何仍能創造崇高經驗,這段提問影響後來歐美抽象運動的精神底色,也間接啟動了東方藝術家對非中心性與非形式邏輯的思考。
1937 年陳德旺創立「Mouve 洋畫集團」,主張「創造明日的繪畫、避免隨波逐流」,在當時具突破性意義。他與同代藝術家長年探索西方表現形式與東方精神之間的張力,而這場對話在李德、許雨仁、陳庭詩的作品中逐漸顯現為一種哲學式的線條書寫與形象消融。李德曾言:「畫,最後就在一條——足以代表你,而又提煉出深度的線。」這條線既不是符號也非輪廓,而是觀念與存在交會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