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 Aesop 於米蘭設計週的感官建築:在教堂深處,一場與感知共舞的儀式


米蘭設計週從最初創立時單純的家具展覽場會,到如今設計週的影響力已擴展到整個城市,帶動各品牌、設計工作室在米蘭的街區以空間或裝置,創造一種對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樣貌。作為連續二年米蘭設計週「感官合作夥伴」身份的
Aesop,今年再度回到這場盛會。選址於聖卡蜜內教堂(Chiesa del Carmine),這處與米蘭共存已久的空間,構思名為《第二層肌膚 The Second Skin》的空間裝置,從表層肌膚向下探索,展開對建築、時間與感官的另一層體驗。

 

 

流動在教堂裡的感官體驗

教堂內的祭衣間成為作品的核心場域,入口既標誌著內外空間的過渡,也隱喻著肌膚的三重角色:保護、感知與調節。Aesop 透過建築語彙描繪肌膚的紋理,牆體覆上香氣砂漿,指尖輕觸時,彷彿能感受光影流動於表面,像水波輕漾於皮膚之上。空間內的音場經過特別設計,將水珠墜落的聲響放大,邀請訪者以最直覺的方式回應環境,透過嗅覺、觸覺與聆聽,尋找感官的邊界。


液態的身體語言

這場展演也包含德國烏帕塔舞蹈劇場(Tanztheater Wuppertal)舞者 Nayoung Kim 編舞一場關於身體與沐浴的詩意儀式影像。她與其他舞者以流動的肢體展現液態的語言,捕捉人在水中沐浴、浸潤、感知自身的瞬間。在來回的輕踏之間,舞者的肌膚與水相遇,光線在水氣間折射,以身體回應環境。

Aesop 連續第二年以合作夥伴之姿參與米蘭設計週
以人體第二大組織肌膚作為此次主題
厄勒俄斯芳香護手霜將與砂漿結合,包覆於牆體構面之上


以外在隱喻與自身的連結

《第二層肌膚 The Second Skin》並非僅限於教堂內部。Aesop 以流動的方式,讓整座空間成為感官的庇護所。穿過迴廊,步入內殿,再踏入庭院,各個場域各自成為一種在喧囂中抽離,進入沉靜、冥想的空間。這一概念的靈感來自美國作家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所著的《感官之旅》(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她在書中探討五感如何形塑人類對世界的理解,而 Aesop 則進一步延伸至「本體感知」(proprioception),一種對身體自身的細微感應。

 

延伸在米蘭街道的設計敘事

這場設計週的敘事,亦延伸至米蘭的街道之間。Aesop 於米蘭的四家概念店在此期間同步轉化為敘事舞台,透過視覺與陳列,讓感官的探索在城市脈絡中持續蔓延。鄰近聖卡蜜內教堂的布雷拉(Brera)門市,其所在的廣場是時間與記憶交錯之地,過往的歷史與當代設計在此交會。Aesop 全球銷售設計總監 Marianne Lardilleux 曾言:「米蘭設計週是難得的契機,讓顧客在 Aesop 店舖所感受到的體驗,進一步推向新的境界,展現 Aesop 對感官與建築的細緻理解。

 



Aesop
The Second Skin

地點:Chiesa del Carmine, Piazza del Carmine 2, Milan, Italy

時間:2025.04.08 - 2025.04.13

 

https://www.aesop.com/

 

Aesop 探索米蘭的建築、文化,將之與感官融合在一起
體驗空間於米蘭聖卡蜜內教堂(Chiesa del Carmine)

編輯:
影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