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拍攝一個東西,不如拍攝一個意念。 與其拍攝一個意念,不如拍攝一個幻夢。” 以曼.雷(Man Ray,法國攝影大師,二十世紀初超現實主義藝術的主力推動者)這句經典語錄,來形容成都攝影師胡少琪(Shaoqi Hu)的作品再合適不過。
她的肖像攝影作品就像是一場關於身體的夢幻,人物在多重曝光的催化下,達到了靈魂與空間的共顫;又在霓虹燈光線和高飽和度色彩的對比下,把氣氛烘托得親密且浪漫。 當這種朦朧的質感讓逼真喪失,我們眼裡的那個現實被隨即彈劾而去,像是猛然在嘴中塞住一塊糖果,久久不肯化去。
胡少琪的作品給人一種濃烈的復古感,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畫面的顆粒感、膠捲底片劃痕等印記,這很程度上歸功於她所使用的底片。 相比於高清數位相機帶來的便捷與快速,底片相機對她來說則顯得更為沉浸且真誠,她說:我喜歡拍攝底片的過程,給我更多時間去想我要的是什麼,拍完照片洗底片也是很享受的過程。 因為出片的過程更複雜,讓我對結果更期待。 事實上,胡少琪走上攝影這條道路也是因為底片相機,那是一次偶然的機會,2018 年當時還在攻讀英國文學的她走進一家舊相機店,讓她從此與底片結緣。
你還會在她的作品中發現很多關於多重曝光、長曝光的運用,這是早期超現實主義攝影被廣泛採用的創作方式,也是膠片時代的產物。 其原理是在一幅膠片上拍攝幾個影像,讓一個被攝物體或人在畫面中出現多次。 對於胡少琪來說,即使當今數位相機依然可以類比出這種拍攝技術,但總之不如底片相機來得自然。
胡少琪認為自己的攝影理應是捕捉情緒和內在的手段,在拍攝之前,她通常會讓模特進入一種情緒,自然相處,然後再進行拍攝。 這樣的創作方式,讓觀眾感受到了除了畫面之外的更多情緒,進一步加深觀眾對畫面的理解。 曖昧的、惆悵的、興奮的、渴望的。無論是人物的神態、動作還是肢體語言,你都能讀得到情緒的存在。 當情緒來時,胡少琪自己也會成為作品的主角,她解釋:“我喜歡自己一個人,因為更簡單,更容易進入不同的情緒和狀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