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南部的 Lavapiés 區,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曾屬於邊陲地帶,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工人階級社區。早在工業革命前,Lavapiés 區就成為來自西班牙各地的人口與少數族裔來到馬德里的落腳之地。在這個人種多元、異國餐館林立的區域裡,Escuelas Pías de San Fernando 靜靜佇立於喧囂之中,雖然曾隨時代與政權更迭而改變面貌,卻因此更披上了一種超越時間的姿態。
與一些長居於馬德里的朋友聊起,就能發現好吃的印度料理、特定的中東香料、拉丁美洲或非洲的手工藝物件與編織器皿、甚至是中式便當店,都可以在 Lavapiés 區尋得。一走進這個區域,多元膚色與宗教信仰經常是人們首先留意到的一件事,接著就是坐落在區域正中心大廣場一旁、有著半傾頹牆垣與半鋼構屋頂的新舊混合建築 —— Escuelas Pías de San Fernando。
被遺忘的知識場域
如果土地具有自己的使命,那觀看歷史當中 Escuelas Pías de San Fernando 下方的這塊方寸,似乎能感受到它一直肩負著「改善勞工的生活景況」的任務。自 17 世紀初,這個位址便是一座由神職人員建立的醫院,而後於 1734 年由馬德里虔信學校 (Escuelas Pías de Madrid) 的神職人員接手,創立了一個專為貧困兒童提供教育的學校,影響力極大。
翻譯與啟蒙:西班牙近代文化的轉捩點
於整個 19 世紀期間,學校經歷了多次擴建工程,並規劃成大型的圖書館,以容納大量藏書與珍貴手稿,其中一些手稿甚至可以追溯至 12 世紀。這座圖書館的藏書,也是費利佩·西奧神父 (Padre Felipe Scío) 作為翻譯第一本卡斯提利亞文* 聖經的參考資料。在這之前,聖經通常僅以拉丁文呈現,因此伴隨著西班牙在 18-19 世紀逐步建立統一國族與中央化語言的過程裡,Escuelas Pías de San Fernando 在邁向民主之路扮演了重要角色。
*卡斯提利亞文 (castellano),即現今通稱的「西班牙語」,原為西班牙中部卡斯提利亞地區的語言。在西班牙語境中,“castellano” 與 “español” 多數情況可互換使用,但 “castellano” 更強調其歷史與區域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