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河街區內閱讀一座暗房建築:阿姆斯特丹攝影博物館 Foam Museum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這座城市很難讓人不聯想到運河式建築和以人為本的都市規劃,運河系統與街屋立面勾勒出整齊的城市景象。Foam Museum Amsterdam 位於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 Keizersgracht 運河旁的一棟歷史建築中,街道兩側是排列整齊的運河宅邸與濃密的行道樹。這一帶屬於城市核心的九條街區 (De Negen Straatjes),散落著古董店、選品小店與安靜的咖啡館。

 

Foam 打開一條藍色光的通透感

Foam 建築物為典型阿姆斯特丹式運河屋結構,入口必須經過一小段黑鐵欄杆扶手的石梯才能抵達大門,抬頭能看見屋脊貼近天線與煙囪。這棟建築原為荷蘭設計學院辦公使用(Netherlands Design Institute),後由 Benthem Crouwel 建築事務所改建。改建時保留了前立面,將背部結構與屋內動線重新整理,街屋原始的深長配置被打穿,讓樓層之間可見不同方向的光線進入。

部分樓層之間以玻璃板與金屬欄杆為界,讓逛展時依舊可以看見其他展間的活動狀態。穿越半圓玻璃門後,視線會先停留在垂直動線上的藍色玻璃磚,接著被輕盈的金屬骨架牽引,一層層往下,像是閱讀影像的速度逐漸變慢。樓層之間的通透感,讓空間變成時間的延展體,攝影不再被侷限於展示位置,像空氣一樣滲透進空間的各個空間。

 

空間與影像之間的解讀

如果要理解 Foam 的策展方式,不如回到具體的展場現場,看那些畫面如何與空間產生關係。在 2014 年 館方展出 Vivian Maier 的回顧展,展出作品多為 6×6 中片幅黑白底片拍攝。Vivian Maier 多數作品以 Rolleiflex 相機拍攝,街道與建築常和人物構成雙重畫面,大量出現背光剪影或玻璃反射,展覽將照片依主題分為三組,分別為街頭人物、鏡面反射與自拍影像。在 2022 的另場 Vivian Maier 展覽則在空間中央放了一面高窄的鏡子,和 Vivian Maier 的其中一組自畫像並列,走近時會在鏡面中同時看到自己與照片中手持相機的 Vivian Maier。

  



阿姆斯特丹的攝影文化折射面

近年來,Foam 不斷將攝影從展牆引入更深的文化脈絡之中,Foam Talent 計畫開始於 2007 年,至今已成為當代攝影領域中最具代表性的國際徵件展覽之一,每兩年公開徵選年齡在四十歲以下的新銳攝影藝術家,範圍遍及全球各地。入選者的作品不僅刊載於 Foam 自家出版的 Talent 特刊,也隨之參與在館內與國際合作場館巡迴展出,這項計畫成功折射出每個世代對於真實、身份與影像的詮釋方式。他們持續推動出版、駐村、人才培育與跨界對談等活動,Foam 的組織架構也映照出這種多元與培養性。

除了展覽區域,Foam 還包含圖書館、藝術書店、咖啡廳與閱讀區,這些展示外的附屬空間,構成觀看與理解的重要支架。在 Foam,攝影是緩慢的,我們可以花整個上午閱讀攝影集,影像在其中逐漸顯影,也讓觀看這件事本身變得更加有想像空間。 

Foam Museum Amsterdam

地址:Keizersgracht 609, 1017 DS Amsterdam, 荷蘭

https://www.foam.org/


影像:

Guest Editor

郭羿慧 Yihui

穿梭於城市與空間之間,偏愛底片的不確定與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