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構直覺,庫藏文明結晶的理想所在: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圖書館

 

幾年前,一個名叫 cats_of_brutalism 的帳號悄然跳上 Instagram 平台,巧妙地把貓身滿載的探險精神放大,對照著粗獷主義建築物線條表現出色又實中帶虛的彈性。當貓群乘影像技術環遊世界參觀跨越數十年的建築,連木訥的水泥龐然大物也不禁放鬆,隱隱約約好像還流露出好奇的表情。

 

引人注目的是,台灣戰後第一代女建築師王秋華於 1985 年完成的張靜愚紀念圖書館破例獲得雙貓青睞,其中一隻伸爪輕搭水平延伸的屋脊,另一隻就著西側高起的量體昂首,一臉飽讀詩書而有所思的模樣。

不過,貓咪們有所不知,台北南港早有一棟圖書館也出自王秋華之手,而且就隱身在人人都曾耳聞名號,卻未必知道箇中魅力有多靈活的中央研究院區內。

參訪當日,25 度豔陽高照著歐美研究所圖書館,明明看見穿透葉隙的日光沿著水平窗帶流瀉而入,走過二樓書架間時卻只覺渾身清涼,聽館員說「其實今天沒開任何空調喔」的瞬間,簡直難以相信這棟建築早在半世紀前,就成功化先天限制於無形間。

 

消弭人與自然界線的知識綠洲

歐美所圖書館佇立在四分溪旁,虎山腳下的一彎活水如今看來心曠神怡,但當初規劃時尚未築起堤防,易氾濫的隱憂曾是額外挑戰。也因為如此,從防洪的挑高底層、促進空氣對流的雙層斜屋頂,到朝著北向開窗採光而呈獨特菱形的西側小房間,截然不同的每一面都別具深意。

放眼望去,結構清晰可見,坦露原貌的在地灰瓦和清水磚、工法細膩的斬石子材質遍布室內外,圖書館的確符合粗獷主義要件,但絲毫不似宏偉巨獸,反倒輕盈、內斂而優雅,不只體現在跳脫框架的布局中,隨機能或生態而變通的靈動思維,也在整座空間裡川流不息。

穿梭在不拘泥格式的場所裡格外自由,感官一鬆開,就會沿途發覺渾然天成的詩意正隔空呼應。好比東側的可調式遮陽板緊鄰著原生小叢林,人類與大自然各出奇招,構成調節氣候的場域;連接二、三樓的樓梯取消踢面,在櫸木地板間點綴音符般躍動的空氣感,也和南側機房外兼具防曬、散熱效果的鏤空紅磚共譜異曲同工之妙。

 

歐美研究所圖書館入口
朝北面開窗而形成有趣的 M 字型輪廓,也化解了西曬困擾
為防範溪水氾濫,設計了底層挑空的高腳屋形式
反映現代主義風格的水平窗帶
粗大接水口也富含生態之美
以階梯功能帶出形式的東側設計
大跨距無直樑的格狀吸音天花板
1F 大書庫(原為階梯式演講廳)


形隨機能,憑直覺解放想像

根植在建築性格裡的深思熟慮不但迷人,也能撬開身體,令體悟滲透得更深刻,甚至意識到已不復存在的珍貴功能。

一樓的大書庫落成當時,原是院區內少數可容納 300 人的階梯式演講廳,開在東北角上的入口與斜設的講台遙遙相對,打破了方方正正的常規;挑空設計不只營造出穿過小門後豁然開朗的對比效果,視線往上移,便發現大跨距無直樑的格狀吸音天花板;雖然與日俱增的館藏幾乎快淹沒書庫了,置身其中的時候,彷彿還能想見當年在此開會的氣氛,即使討論得再熱烈,也不至於喧闐到聽不見彼此的聲音。

有趣的是,人難免下意識追求對稱美學,但直覺也會意外成就更貼合需求的形貌。既然只有一側需要樓梯,索性順應功能向外推出自由落面,平整的量體用一大片窗取代牆壁,於是,就連走在樓梯間,都能觀察倒影的推移來感受時間。

 

若有似無的建築:既開放又不乏安全感

知識是世代文明幾經淬鍊後的結晶,如果進一步談圖書館的整體功能,在典藏、為人和廣袤資訊建立起脈絡之外,作為庫藏晶芒且對外開放的公共空間,這裡的光影和氣流潤澤通透,能映照人與世界的關係,同時陪伴使用者安穩地思索,理想功能不只一一實現,也在綠建築蔚為顯學前,就率先發起與環境長久共生的交流了。

據說內行讀者都愛二樓靠窗的書桌,夏天往外望出去,正好會望見一整片火紅的鳳凰花。「不過,它們現在在休息」,館員微笑著說,聊圖書館建築與周遭的互動像在聊一隻愜意度日的溫和小動物,如何揣著滿腹知識把自己準備妥當,無論外界是冷是熱、是和煦或動盪,都能按著內在的索引梳理出解答。

在館內感受斜屋頂帶來的奇特包覆感
館內大規模鋪設罕見的人字形櫸木地板,在悉心保養下已用了半世紀之久
只要揣著滿腹知識把自己準備妥當,無論何時都能按著內在的索引梳理出解答
在通往二樓的樓梯上一轉身,就看見自開館之初用到現在的球狀吊燈
2樓閱覽及寫作區
2樓閱覽及寫作區
2樓閱覽及寫作區
無踢面的樓梯如音符般點綴著空間
通往3樓的樓梯
3樓空間
除了歷史悠久的典籍,也少不了當代思想家蘇珊・桑塔格的著作

文字:
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