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人的故事縮影:拉雪茲神父公墓

 

巴黎第20區的拉雪茲神父公墓歷經百年歷史,它持續的訴說著人以及人和生死之間的關係,他們從哪裡來又為何停留在這裡,出生、死去、重生、演進,永不停息,讓我們擁有一片探究法國文化的場域。

 

終點是永恆

拉雪茲神父公墓 (Cimetière du Père Lachaise),經歷了拿破崙時期,距今已有200多年曆史,現有墓穴10萬座,在葬人數近30萬人 ,每年吸引的觀光客不下兩百萬人。

拉雪茲公墓的歷史可追溯至1804年,這裡曾是路易十四的神父拉雪茲的住所,因此而得名。 公墓依山而建,綠樹成蔭,遊人如織,毫無陰森之氣,每個入口處都立有公墓平面圖,標註了各個墓區和106個名人墓的地點,是巴黎市內最大的墓地 ,面積118英畝,墓穴至今仍在買賣,但卻因為過於搶手在這裡寸土如金,價格高昂。 起初,公墓並沒有受到人們的熱情追捧,因為富裕階層不願意將自己的親人埋葬在這片東部平民區土地上。 然而一場盛大儀式中阿貝拉爾(Abélard)、愛洛伊絲(Héloise)、拉封丹(La Fontaine)以及莫里埃(Molière)的遺骸被改葬到此,名人效應便隨即掀起,拉雪茲公墓迅速成為巴黎的焦點,現已聚集著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群星:巴爾扎克、莫里哀、蕭邦、王爾德。

 

 

塞納河右岸的拉雪茲神父公墓入口
墓園裡的林蔭小徑,午後充滿平靜氣息
法國作歌手與演員的Alain Bashung 的墓碑,歌迷在墓碑上留下象徵親吻的意象
停歇於此緬懷創造巴黎歷史的巨匠們


漫步中找到一絲靈感與想像力

拉雪茲公墓是文學與藝術巨匠的安息之地,他們的故事卻能在這裡繼續編織。著名音樂家鋼琴詩人蕭邦的墓碑上,雕塑描繪了一個抱著琴的少女,她的目光充滿痛惜,彷彿在哀悼七弦琴的折斷。 這位偉大的作曲家曾經將自己的心寄託在波蘭,但他的音樂精魂永遠安息在巴黎。墓碑上留下的各種獨特線索與標誌,得以讓我們的想像力繼續蔓延,蕭邦是否在這裡繼續譜寫美妙的音樂,與莫里哀和德拉克羅瓦(Delacroix)一同交流著創作靈感。

在墓區第89區,愛爾蘭詩人及劇作家王爾德的墓地也有獨特呈現的方式,按照他在詩集《斯芬克斯》中的意象,他被雕成了獅身人面。 備受爭議的一生並不妨礙王爾德過人的才情和世人對他瘋狂的愛,懷念王爾德的人這裡留下了吻痕,我們循著墓碑上的痕跡,窺探了各種對逝者的想念與重量。

往東北角走還有一處建築,雖非墓碑,卻吸引了眾多的人來此,這就是無產階級英勇鬥爭的一個遺址——公社社員牆。 社員牆是拉雪茲公墓圍牆的其中一小段,牆高約2米,牆外是居民住宅區。 在經歷了歷史的滄桑巨變後,早已看不見當年槍林彈雨的痕跡,牆上鑲嵌的一塊白色大理石板也已呈現灰色。

在巴黎,把約會地點定在公墓園裡是一種常態,也是一種情調,每駐於墓前,都是思想與靈魂的交會,死亡也是新生的開始,生命仍然在持續延續。 

法裔美籍藝術家 Armand Pierre Fernandez 墓碑
綿延依地勢而延伸的墓園
蕭邦於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 墓碑
陽光灑落在此長眠的故人們

文字:
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