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的自然練習,展覽《 Touch Grass 觸草》:樸湘 PU SHIANG 當代藝術企劃

 

創作往往始於一次對自然的凝視,人類學與神話學家石倉敏明曾在《器物的足跡》中談到:「創作者如何用其溫柔的感性連結自然與人類。」這份溫柔是一種允許萬物並存的觀看方式。物與人之間不再對立,器物被賦予呼吸,感性也成為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

 

 讓真實的風重新吹過感官

《 Touch Grass 觸草》為當代藝術企劃公司「樸湘 PU SHIANG 」首度策劃群展,借用了 Z 世代的網路用語,提醒彼此放下手機與社群媒體,走到自然感受真實世界,透過感受引導身體與感官的甦醒。樸湘 PU SHIANG 的 Sophie Wang 在談及展覽時,分享出她與藝術共處的片刻讓感官有了新的開口,日常的疲勞與資訊的堆疊在體內沉積,那些承載創作者與自然關係的作品,能讓情緒重新梳理,心中一處綠洲就在感知之中生成。

展覽空間特別選址「 1035 Collab 」,結合空間原始老屋隨著歲月層層堆疊的韻味,以及改建後作為文化據點創造的有機生態,各品牌進駐後的嶄新氣象與碰撞出的火花,與《 Touch Grass 觸草》透過藝術作品結合自然的調性契合。空間中陳列的中古傢俱來自傢俱藝廊 GFG ,選用 Pierre Jeanneret、Finn Juhl 的設計作品,讓展覽能夠實際走入生活。

 

 

《 Touch Grass 觸草》在1035 Collab 的展覽空間現場
日本藝術家 Kazorni Hamana 作品
加拿大藝術家 Nicole Ondre 以陶為結繩,線條柔軟卻暗藏張力
花藝師 Haojhe Liao 作品
陶・日本藝術家 Kazorni Hamana 作品


讓自然完成最後的形狀

在英國西南的小鎮裡,藝術家 Sam Bakewell 與父親一同學陶的記憶成為他創作的起點,泥土的溫度與手的節奏延展成他潛意識的形體,彷彿仍在挖掘記憶深處的地層。與此遙遙呼應的日本藝術家 Kazorni Hamana,他同時兼具陶藝家、農夫與漁夫多重身份,年輕時曾於東京擔任服裝設計師,搬離都市後,回到千葉縣的海邊村落,開始務農、捕魚,並逐步走向陶藝創作,發展出如今以手工大陶壺( tsubo )聞名的風格。在風吹日曬與時間的流轉下,允許自然因素帶來的變化與磨蝕,表面有裂痕、帶有粗糙紋理,看似古樸卻蘊含詩意

 

身體是一種陶,時間在其中被揉進去

來自加拿大的 Nicole Ondre 以陶為結繩,線條柔軟卻暗藏張力,反覆纏繞的形式像在描繪關係的糾結與依附。大阪藝術家 Naotaka Hiro 以身體為媒介,筆觸與雕刻的運動共同留下存在的痕跡;他在螢幕光下以勞動取代觀看,延續著手與物之間的呼吸。Masaomi Yasunaga 則將陶埋入泥土燒製,再從冷卻的地層中挖掘出形體,釉劑與礦物凝結成介於遺跡與雕塑之間的物質。

 

萬物緩慢迴響,創作作為一種回返

英國藝術家 Richard Long 將行走變為創作,在地表觸摸、塗抹、記錄泥土的方向,讓自然回應人類最原初的行為。日本藝術家 Akane Saijo 以聲音作為器物的延伸,吹息讓中空的陶體震動,虛構的故事因此具象。台灣藝術家王筱璦將自然現象與內在感知疊合,透過多媒材記錄時間的流動,作品回應萬物在無常中的循環,也呼應環境意識與與自然共生的關聯性。

此次也首度邀請藝術家廖浩哲 Haojhe Liao,在為期三個月的展期中,依循節氣更替花藝作品,隨著展場的移步換景,引領觀者透過植物與花卉體會季節流轉的細微韻律。他以植物作為創作靈魂,探索自然、空間與物件之間的關係。他透過敏銳的直覺,讓植物展現出不同的姿態與氛圍,在柔軟與堅韌之間呈現出新的可能,讓人重新感受自然的存在。

Touch Grass 觸草

展期:即日起 - 2025.12.18 

地點:1035 Collab(台中市中區市府路73號)

@pu_shiang

 

 

日本藝術家 Kazorni Hamana 作品
當我們親自感受真實世界,就能重新喚起感官
花藝師 Haojhe Liao 作品

文字編輯:
影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