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綠美圖,在無邊界的延伸裡,生活即藝術:日本建築大師 SANAA 妹島和世的通透建築

 

在中央公園北側,臺中的風經過大片草木,穿越曾是水湳機場的土地,落在八個銀白量體之間,全臺首座結合市立美術館與市立圖書總館的跨域場館「臺中綠美圖」,樓地板面積達五萬八千平方公尺,像是一個被層層展開的文化聚落。

1980年代的臺中仍然缺乏專屬的美術館,2000年之後城市的版圖逐漸向西推展,直到這座以「開放、透明、流動」為理念的場館落成,才把過去分散的文化能量聚攏在一起。

 

在抬升量體與破碎光影之間,被看見的城市呼吸

SANAA 的建築作品在二十一世紀初改變了世界的公共建築想像,金澤21世紀美術館以環形結構讓人自由穿行,羅浮宮朗斯分館則用水平展廳延續歷史的厚度,他們的設計蘊含著光影與風共存的輕盈身體。妹島和世在2010年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她的作品經常以簡單卻不失複雜性的風格組成,讓自然流入建築,讓建築隨時隨地變成暫時的風景。

走進中央公園北側被抬升量體留出的陰影廣場,像是從公園向建築延伸的一層過渡,夏季的熱風帶著青草的氣味透過銀白鋁網滲入,光線在鋼構縫隙之間破碎再散射,落在草地、落在人群肩頭,也落在緩慢行走的步伐上。臺中綠美圖以八個獨立卻彼此串連的量體組成,入口分布在街道、公園與館舍各個角落,讓人無需尋找正門便能穿行進來,像是一片沒有固定邊界的森林。

大廳中央的不鏽鋼水池以曲面折射戶外的綠意與天空的雲影,兩座圓形玻璃屋分別延伸,一座承載服務的日常功能,另一座則通往地下公共空間,在建築手法中象徵知識與藝術的交會。刻意留白的公共感,讓人暫時失去方向,在錯落的光影與空間裡重新感知時間的緩慢。

妹島和世(右)與西澤立衛(左) / SANAA 事務所提供
大廳中央的不鏽鋼水池折射綠意與天空,兩座玻璃屋分別為服務與地下空間,象徵知識與藝術的交會


在無邊界的延伸裡,閱讀、散步與觀展

在挑高二十七公尺的美術館大廳,梁慧圭以大型創作《流動奉獻-樹蔭三合》回應臺韓共享的聖樹文化,作品懸掛於透明結構中,光線與影子不斷移動,觀眾透過迴旋坡道逐層靠近,作品與建築自身的相互融合。

另一側的圖書館大廳則以七公尺高度展開,流線家具與金屬材質映照窗外的綠意,SANAA 設計的花形書架與椅子帶著童趣的自由感,而結合冷氣迴風的書架又把空調系統融入室內景觀,閱讀因此不僅是視覺與思想的活動。美術館與圖書館被半戶外屋頂花園「文化之森」銜接,擴張網在陽光下閃爍,讓屋頂與公園融為一體,環形天橋引導人們跨越兩館,在走動之間,知識、藝術與自然持續交流。 

台中綠美圖

試營運期間:2025 .10.28  - 2025 .11.16 

正式開館:2025.12.13 下午 1 點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中科路 2201 號

 

https://www.library.taichung.gov.tw/public/


文字編輯:
影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