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習以為常這樣的場景,高溫滲透街道與皮膚,地表滾燙如火,腳底每一步都像在測試忍耐的極限,看似習以為常但其實城市熱度已不正常。第12屆北美館 X-site 計畫由「表層工作室」提出《毛孔城市-佔領計畫》,用一張城市皮膚的想像,回應我們與環境之間的失衡關係。當霧氣升起,腳踩在網面之上,穿過一層會呼吸的城市肌理,也像重新貼近那些我們忽略許久的身體感知。
汗水的記憶,從地表蒸騰而起的告白
隨著都市熱島效應逐年加劇,高溫以悄無聲息的方式滲入日常,影響人們在公共場域中的移動與停留路徑,隨著體感適應的極限,人的行動亦逐步發生著變化。面對這樣的環境挑戰,由高偉恩與譚宇宏於2024年組成的「表層工作室」,嘗試在建築與環境之間尋求可親性的邊界。團隊跨足建築藝術、工業設計、城市議題及永續環保等領域,以建築地景的手法回應熱島議題,提出調節公共空間與環境的溫度差異,重新定義現代人與城市之間的互動關係。
可觸摸的降溫行動
《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將 「佔領」 拆解為三個層次:鋪面質變、毛孔介入及微氣候。團隊以人體基本的散熱機制擬態於地表,藉由大範圍的擴張網隱喻表層皮膚,再佈滿142座象徵性的「毛孔」裝置,透過噴霧模擬人體流汗散熱的過程,為灼熱地表釋放蓄積熱能。從實體裝置到無形的水霧、空氣和光影,營造出具有「呼吸感」的微氣候場域,水霧輕觸肌膚,微涼感隨即擴散,緩解熱氣滯留並改變廣場溫度,喚醒觀眾對城市熱環境的感知與共存關係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