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於臺南北部的新營,鄰近後壁與鹽水,是一座融合農田與城鎮風貌的小城。新營曾是糖業重鎮,運糖鐵道曾連結周邊產業據點,見證城市的興衰變遷。白晝的街道曬滿日光,巷弄間依舊可見舊時代的手工招牌與幾間老屋改建的小店,屋瓦覆著歷史的層疊。黃昏沉降,餘光拉長影子,天鵝湖的水面映出夜的輪廓。波光閃爍,新營的另一面開始浮現。
新營街道靜謐,正適合那些願意放慢腳步的人,今年的新營波光節,在燈光流動與影子延展下,湖水映照著變幻的時間與街道,邀請大家以「日常旅行」在新營度過一整天的悠閒時光。
關於天鵝湖 —— 這片湖水為新營換了一種敘事方式
新營天鵝湖是新營唯一的天然湖泊,是居民們日常散步與休憩的重要場所。湖面平靜,四周環繞步道與行道樹,水波輕輕浮動倒映著樹影與天色。這裡曾是新營都市計畫的一部分,逐漸轉型為公園綠地,提供城市一處緩慢而開闊的空間。
近年來,天鵝湖成為新營波光節的重要展演場域,透過燈光裝置與藝術創作,讓夜晚的湖面展現不同層次的敘事。燈光游移,影子隨波紋擴散,整座城市的夜晚因此擁有了新的觀看方式。
新營的街巷裡,返鄉青年與小店正重新書寫城市
新營市區隨著青年返鄉多了許多具有獨特氛圍的小店和餐廳,帶領著旅人一同感受這個城市新舊交融的魅力。僅於週末營業的「熟程魯邦麵包店」是一間不可錯過的小店,這裡的麵包以長時間發酵的魯邦種製作,帶有淡淡的酸味與紮實的口感,每一口都吃得出蘊含食材與時間的細膩。同樣位在火車站周邊,「漫步日光」咖啡廳以手作的甜點和咖啡為新營增添了一點悠閑;城市裡少見的複合空間「曬書店」,書架上擺滿了獨立出版的書籍,幾張小桌簡單的飲品都是稍作停留的好去處。
「路經之間」為題,藝術家表現日常物件與都市關係
今年波光節以「路經之間」為主題延伸三個子題「時代文化、城市社會、生活體驗」,透過藝術家的創作,揭示城市景觀、社會結構與人際關係的錯綜交織。
觀眾在天鵝湖公園的光影漫遊中,感受新營城市脈動。今年展覽於子題「城市社會」與「生活體驗」帶來不同於以往的作品類型,邀請新銳藝術家與資深創作者共襄盛舉,探索都市文化與日常場景的全新可能。
本屆波光節特別邀請多位新銳藝術家參與,包括小聲回收、張欣語、吳聯吟等創作者,帶來多件突破傳統媒材與觀念框架的作品,讓城市藝術的實驗場域搬進新營小鎮。這些新生代藝術家擅長運用聲光科技、場域互動與日常物件轉化,以全新視角詮釋都市與人的關係,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藝術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