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推薦洛杉磯有哪些藝廊,又必須考量廣大分散且去哪都要開車的洛杉磯,應該要透過什麼遊走路線會最合適,通常大部分人最容易查到的訊息是市中心的 DTLA Arts District 區域。這部分又可被分納為各種不同強度以及隱藏版名單的集結地。這次則聚焦從 Jeffrey Deitch Gallery 喬佛里.德奇藝廊為中心的 Hollywood(好萊塢區)的視角去感受洛杉磯藝術文化。而以 Jeffrey Deitch Gallery 為中心方便步行到的藝廊也各自精彩,但最吸引人的莫過於 Jeffrey Deitch 這位當代藝廊界傳奇的本人故事,更是值得一探。
紐約藝界裡的斜槓奇葩— 喬佛里.德奇
1980年代,紐約東村與蘇活區的藝廊開始冒出芽,但大致上沒什麼激烈變化,不過有兩位新星的名字逐漸地出現在世人眼前— 一位是如今的藝廊之王— 拉里.高古軒 ( Larry Gagosian ),而另一位,就是喬佛里.德奇;如果說當時的高古軒,是人們眼中拼命三郎 GoGo Man,那喬佛里.德奇就是個總是身著復古大眼鏡和西裝,不按牌理出牌的藝術商界奇葩。
他少年時,就在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夏日據點 Lenox 開了第一間藝廊。據他回憶,去參加音樂會的人都會在他的藝廊停留,那年夏天,他看見了一種迷人的社會,且還讓他賺了不少錢,而他十分喜歡這種感覺。接著他短暫地在紐約藝廊工作後,進入了哈佛商學院,並震驚地發現他的同學們對藝術世界的認知還停留在老早的年代,因此看準了將先進文化變成消費商品的未來。
哈佛畢業後,德奇先是別出心裁的在花旗銀行裡主持藝術市場的諮詢與投資計畫,期間往來許多藝術家、藝術商、美術館、史學家、修復師、藏家,等各種不同的藝界要角,並評估藝術資助的可能性。當今藝術史裡 Christo 那將佛羅里達11座小島包起來的 Surrounded Islands 計畫,就是由德奇主持。但德奇的事蹟還不僅如此,他同時還身兼國際策展人、在知名藝術雜誌撰寫藝評,一直到1996年,才以安迪.沃荷的創意工廠概念,開了自己的紐約藝廊。
以現代的說法就是非常的「斜槓」。回顧40年前,愛錢也愛藝術的他,在哈佛期間就以經濟學的角度撰寫了 「生意人安迪.沃荷 」的報告,並刊登在 Art in American 雜誌上 ,沃荷本人對這份報告也很感興趣,並在之後常打電話給德奇。那時的安迪.沃荷年事已高,很想知道年輕人們在想什麼,又或者是對在當代藝術重鎮紐約生活的前衛年輕人好奇他們到底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