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感性為視覺,探尋貼合人心的物件:APPARA Studio 軟裝設計師 周愛雲

步入軟裝設計工作室APPARA Studio,時空霎時被收合成為沉沉流動著的、似水的樣態。APPARA,「預備」、「準備」之意,除了作為工作室的命名,其亦捕捉了軟裝設計師具流動性的、彈性的工作狀態 —— 確保自己隨時準備好成為承接的器皿,又或者,作為為你倒空器皿之人,使心中再度富有足夠容量,以承接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軟裝設計師,或稱軟裝配置師,在歐美地區已是倍受認可的職位。聚焦台灣,軟裝師周愛雲 Alice 觀察,這個角色卻是直至近年,才漸漸自室內設計領域被獨立出來檢視與討論。

若細細搜尋,會發現不少文章常以「整形醫師」形容規劃平面格局的室內設計師,並以「化妝師」類比軟裝設計師。「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化妝。」Alice 笑說,在空間構思前期,「若兩個角色共同規劃得宜,或空間『整形』得好,後期並不需要過多軟裝規劃」;但若遇上二度裝修、平面空間格局底定後才開始進行軟裝,此時,軟裝師的角色便被凸顯出來了—— 舉凡是材料與顏色搭配、活動傢俱、裝飾性燈具等軟件,只要關乎於空間的總體視覺呈現,都屬於軟裝師的工作範疇。

 

感受的具象化過程

而在保有理性的同時,將感性具象化,則是  Alice 心目中軟裝師的典型樣貌。

所謂「理性」,是建立在「日常功課」之上。Alice 細數,自己的日常功課包含隨時留意台灣傢俱及家飾代理商的動向、記住新進物件與物件的價格區間,此外,還須與商品原生產地/國外代理商聯繫、協調交貨時間,並估算商品的運送方式及時程。每日的積累,才能提供她工作時所需的敏銳判斷力。

據 Alice 觀察,在台灣,多數人在規劃新空間時,通常會先洽詢室內設計師討論格局規劃,而後才會考慮洽詢軟裝師。「偶爾也會遇到一個月前才開始和客戶接觸的案子,這時自己累積的資訊就變得至關重要,要在極短的時間找尋理想的素材和物件。」Alice 說。

而每每接到案件,不少案主常對她提出的共同疑問是,為什麼不去台灣的大型傢俱集散中心走一圈,花兩至三週便能找齊物件?甚至,許多傢俱廠商都附有免費的軟裝規劃服務,為什麼她願意花費更多時間與心力和各國的廠商協調?

「或許這正是為什麼軟裝師需要具備一定的感性。甚至是很多、很多的感性。」Alice 解釋,空間作為屋主性格與理想生活的延伸,「如何引領人們將對空間的感受具象化,為每個人找到真正合適的物件」,是她一向以來的期許與堅持。而這項堅持,其實是花費大把時光才推敲出來的結果。

 

承接人的溫情

「話才說到一半,我的左眼忽然一片模糊,什麼都看不見。」時序回到 APPARA Studio 尚未成立前。

對設計產業抱有喜愛,Alice 最初卻是從外商助理和傢俱業務起步。她先是花費三年,感到生活停滯於此;成為業務後又花費三年,卻只成交一個案子。一次在和業主談話時,她因勞累而忽然失去視力,像是人生半開玩笑地對她說:偶爾也閉上眼好好思考吧。

回顧過去,Alice 至今都仍感謝這場大病,也感謝這些她戲稱為「繞來繞去」的人生體驗,才有後續 APPARA Studio 的誕生。「更踏實的是,像是所學都在此刻匯聚。」擁有大量面向人的經驗,恰好與軟裝師的工作內容不謀而合。

軟裝設計的前置功課,其實還包含洞悉屋主的特質,以呈現出符合屋主的作品。「我通常會先從穿著開始。」她觀察,若一個人的穿著含有現下流行的元素,屋主通常較能接受傢俱中大膽、跳色的元素,或具有俐落線條的物件;若屋主已先為空間選定軟裝主角(如沙發),Alice曾搭上深色桌椅,讓主角能在視覺上「跳出」。

「硬裝和軟裝一併提前規劃好,其實比我們想得都還重要。」以工作室為例,Alice 選以富有時間感的舊物襯托懷有現代感的物件,讓甫走入的人們感受到沉靜的氛圍。在還未動工前期,她便規劃好空間重點將落在吊燈,因此刻意將吊燈與鄰近的牆面區隔出一段距離;而考量到靠牆的長矮櫃是已是沈穩的實木,Alice便使用舊木料製成開放式書架,同時選用沒有擋板的木桌,凸顯空間的延伸感。

「人們常在硬裝即將完成,預算都快用盡時才開始思考軟裝,這樣很容易壓縮到軟裝可以發揮的自由度。」她感嘆道。

 

軟裝設計師 - 周愛雲 Alice Chou
APPARA Studio散落著Alice平時搜集來的舊貨。
APPARA Studio 裡放著一盞義大利經典檯燈品牌 Lumina Daphine
「間作」的作品,保留下木料的破損,重新塑形。


向「內」找尋真正的自在

「其實我更常遇到的情形是,屋主並不了解自己偏好什麼樣的空間風格。」Alice 觀察大眾常以特定的標籤為空間風格下註解,如北歐風、日式風、工業風、簡約風等,「這反而限制了大家對空間的想像。」她提議,若想了解自己喜歡的風格,可以先從這些標籤中去思考:這些風格中的什麼特質吸引了自己?若喜歡簡約風,是喜歡橡木色還是白色作為視覺基底?喜歡單一還是多種相近色調的搭配?「先不去標籤化偏好的風格,會發現更多藏在喜好中的細節。」

不僅是風格探索,Alice 更希望能藉由軟裝師的眼睛,帶領人們認識原創傢俱/物件的價值。

她耳聞,曾有買家傾向花較少的費用,去購買原創物件的複製品,「但一件作品的創作過程、歷史、隨時間發酵的品牌形象,都是原創物件的價值所在。」她回想起自己曾親自帶領屋主去探索預算外的一系列傢俱,最後發現,他們竟脫離了舊有的視角,選用了過去未曾有機會認識的原創傢俱品牌,這段相識總是令她感到滿足。

而這似乎也再度回應了軟裝師的角色:作為「發現」與「探索」的中介者。

「現代人汲汲營營的生活著,為找尋舒適自在的感覺,常外出住飯店、上酒吧,只有往外跑才以暫時喘息,比較少有機會靜下來。」對此,Alice 總會想起藝術家簡正雄老師曾說:「欣賞美一定要放慢節奏,以柔軟的態度來體會美感,心就會變得靈敏起來。」

不論是在調整生活步調,或探尋自我空間風格的路上,她亦認為,放慢步伐,才有能力去感受許多不同面向。而在這之中,若能持續透過軟裝設計,陪伴人們向「內」找尋自在的生活模式、打造貼合個人心境的空間作品,「那將會是我不斷期待著的每一次前行。」她堅定地說。


文字:
影像: